自来水从何而来,市民大致知晓,但生活污水往何处去,却是很多人心中的谜。记者前天从有关部门获悉:市民家中的污水经墙外立管流向小区污水管,从小区“出门”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然后按区域汇聚到全市各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截至2005年底,上海市区每天排放的约470万吨污水,都通过这张专用“通道”织就的隐形网“消化”。
上海污水管网大规模建设,始于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1988年苏州河河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启动时,上海地下收集污水的管道只有几千米,而到2005年底,上海城市下水道已达6000多公里。经过苏州河一期、二期、三期综合整治工程的滚动实施,大量的市区污水被截污纳管,集中至石洞口、白龙港、竹园等污水处理厂处理。据统计,仅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上海就新建了920公里污水收集管线,全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349万立方米。截至2005年底,上海市区共有污水处理厂约40座,中心城区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基本解决。大量原本直接排入苏州河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被送至专为此兴建的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过除磷、脱氮和消毒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排放。
市区污水管网日益密集,污水处理率与日俱增的同时,上海加快了郊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过去,市郊“污水直接下河”的现象十分普遍。
到2002年底,郊区污水的收集、处理率仅为26%。由于种种原因,上海郊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甚至出现建好的污水处理厂“有厂无网、有厂无水”的现象。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有关负责人指出,郊区污水处理厂,在上海污水排放和治理中起着骨干、核心作用。该公司在推进郊区污水收集处理过程中,采取“管网政府采购、污水厂特许经营”的推进模式,通过引进世行资金,创立上海区(县)环境治理项目融资平台,实行多元化投资,吸收社会资本,先后参与了青浦、松江、崇明、长兴、南汇临港等郊区污水项目的投资、建设。近3年来,上海已陆续建成郊区污水处理厂18座、泵站68座,完成污水收集管网建设600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近60万吨,郊区污水处理率由25.7%提高到46%。
据透露,“十一五”期间,上海计划再建20余座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的收集管网,以及城市化同步雨水排水系统,上海的污水处理网络将更加完善。记者从上海城投获悉,松江3座污水厂、青浦3座污水厂、崇明和长兴污水厂等,都已列入未来5年的建设计划。到2008年底,上海将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郊区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将达90%左右,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