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会尚未举槌,已经争议一片。同样,昨日本报《我省25只野生动物将参加狩猎权竞拍》的消息一见报,许多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表达对此事的看法。
据最新消息:因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昨日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表示,原计划8月13日举行的“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会将延后举行,用以完善拍卖条款,今后择机进行。此次拍卖野生动物的动物额度,共有14种289头。
昨日一大早,65岁的退休干部张大爷就打来电话激动地说,当年一再地教育、一再地提倡要爱护环境、爱护动物,告诉孩子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好不容易才让人们树立了要珍惜爱护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的观念和意识,如今却要对国际狩猎权额度进行拍卖,让“富人”对野生动物进行猎杀,这与国家所倡导的爱护、珍惜动物是“背道而驰”,让人无法接受。
大三学生郁鹏说,消息让人想起电影《可可西里》,他甚至产生了为影片中保护藏羚羊的那群人抱不平的念头。虽然有关部门表示,讲究规矩的合理狩猎,通过对老弱动物的淘汰,留下科研标本还能产生大笔丰厚的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但是郁鹏认为,这与完全没有规则的掠夺式野蛮盗猎看似迥然不同的“游戏”,但动物的生命归根结底是消失了。
从事教育工作的宋先生认为,什么事都该有度。林业主管部门称“国际狩猎”是富人的休闲运动,狩猎量非常小,不影响种群的数量。如果真的因为食草动物有所增加,要控制它们的数量,不妨给食肉动物一个恢复数量的机会,前些年野化放养濒危动物华南虎才是真正的生态平衡。
记者调查发现,此前公布的国内4家具有国际狩猎代理资质的机构中,两家和国家林业局关系密切。其中中国森林国际旅行社由当时的林业部于1994年投资设立,现为中国林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的全资企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于1983年,行政上受国家林业局领导,办公地点就在国家林业局大楼里。
枪杀野生动物,以“保护”之名?
———四问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之举
据新华社电受国家林业局委托的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原定于13日在成都举槌拍卖。中心意思,是允许通过拍卖获得打猎权的个别人,猎捕个别区域的个别野生动物物种中的“老弱病残”者。
此举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各种质疑和责难的声音此起彼伏。11日,国家林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有关负责人出面作出解释,但仍有几点疑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疑问一:非得靠人们手中的枪来维持“生态平衡”吗?
有关负责人称,“合理的狩猎活动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这一观点认为,当物种种群达到一定的饱和量,高出环境容载的时候,就要被淘汰一部分,以保护生态平衡。但是,为什么不能引进天敌,为什么不能靠大自然的力量重新调整求得平衡?
“在顶级野生动物物种数量下降的情况下,开展狩猎就是调控种群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有关负责人如此表示。杀一只二级、三级野生动物,自然要比养一只顶级野生动物并靠其影响下层生物链要容易得多。
有生态学者认为,人为猎杀那些看上去“该死”了的野生动物,有悖生态伦理规范,侵犯动物福利,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那些老弱病残动物要死得“物有所值”,就由我们人类做主吧,如此可为你们同类的福祉做贡献。
记者则担心,此举会不会引发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以致多年来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受冲击。近两天各个媒体对此情绪高涨地报道,一定程度上反映的就是不少公众惊愕、失望的心态———原来野生动物是可以打的!
疑问二:就算是有必要用枪来解决,那有必要非得“变现”吗?
据称,生物都是有生老病死的,即使不进行人为淘汰,它到时候也要老死病死,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的目的就是要合理利用资源,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当然,拍卖所得要用于保护动物。
记者多年采访林业,深知基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多为保护经费不足而无奈。过去由林业职工为了“平衡生态”而猎捕野生动物,现如今指标卖出去,既省力气又能得钱,何乐而不为?但保护野生动物是林业的使命,缺钱可以想别的办法,难道非得通过这种“短视”的方式?更何况,被允许猎杀的14种野生动物中,受国家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有3种,其余全都是二类保护动物。
疑问三:有必要“和国际接轨”,发展狩猎产业吗?
有说法认为,在国外,狩猎不仅是一种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效手段,由此形成的狩猎产品和狩猎服务,还构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
据介绍,有关方面还正积极筹备成立中国国际狩猎俱乐部,与国际接轨,从而带动中国狩猎产业的发展。而拍卖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有利于国家对这一资源进行市场价值评估。
记者认为,我国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远远没有达到不杀不行的“饱和”程度。这一领域被当作产业来开发,得不偿失。而所谓狩猎这种“高尚的户外运动”,实际上在我国就是一种与国人无关的“上流社会的野蛮游戏”。是否有必要培育狩猎野生动物的市场,应当三思而行。
疑问四:为什么只允许有钱人猎捕以及如何做到有效监管?
“凭什么你花了钱就能打,我就不可以?而当地人为了生存打一只来卖为什么就不可以?”这是近日就这一焦点话题展开的讨论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观点。据了解,允许猎杀的野生动物都有基本价格,一只盘羊为1万美元、岩羊2500美元、马鹿6000美元、藏原羚1500美元。
据称,狩猎额度是根据当地野生动物的种群情况制定的,猎杀什么野生动物和猎杀多少都是有专家详细调查后确定并分配给各个地区的。狩猎要在指定的区域和时间进行,并有导猎人员的指导,而时间必须是在野生动物的发情期和繁殖期之外进行。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有关负责人说,在极其严格的限定下,狩猎不会破坏野生动物种群。
有专家表示,具备国际狩猎代理资质的多为旅行社。“有限度狩猎”一旦成了旅游项目,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很容易变成“无限度滥杀”。而地方林业部门既然有了经济利益目标,当“保护”遭遇“产业”时,到底还有多少举动能不被金钱所冲击?又有谁能保证这个“限量版”的狩猎会完全遵守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