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我国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准备金率两次等幅上调,已累计回收银行流动性约3000亿元。
观察人士认为,作为“深度”冻结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过快扩张最直接的手段,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成为今后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常备工具。
吸收流动性立竿见影
“与加息相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更直接,见效更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说。
他认为,与第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相比,今天再次上调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可能会明显些。因为上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银行体系的可用资金仍相当充裕。但这次上调则具有累加效应,可望对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发挥一定作用。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增加,而人民币汇率升幅又受到严格限制,这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被动地向银行体系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不断积累以至严重过剩。这是今年以来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诱因。
对冲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首要任务。目前,央行主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央行票据来回收流动性。由于发行央行票据的数量和进度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购买意愿,因此央行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相对于这种“浅层”对冲,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具有“深度”冻结流动性的功能。在中央银行被动吐出基础货币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一部分过剩流动性深度冻结,有助于减轻央行票据发行的压力,从而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利率和信贷的能力。
应当看到,在流动性偏紧的状态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谓一剂“猛药”。因为流动性偏紧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一般保持在最低水平,以维持正常清算需求。这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要想在较短时间内满足新的准备金比例要求,就必须收缩信贷、债券等资产,市场利率必然显著上升,市场预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但在流动性宽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会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在当前流动性相当充裕的条件下,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当属适量微调。央行两次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后,银行间市场利率有所上升,债券价格略有下跌,但幅度有限,而股票市场交投仍很活跃。
正因为如此,专家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与央行票据发行相配合,成为央行货币调控的常备工具。
继续上调仍有可能
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小幅上调准备金率可能是最适合当前货币信贷形势的政策工具。
这是因为,回收泛滥的流动性,已不允许货币政策传导有过长的链条,更不允许货币政策传导链条上有太多的“线路能量损耗”。而人们熟知的利率杠杆,恰恰需要货币政策传导的对象对利率敏感,并且传导链条较长。这也是虽然市场一直强烈预期加息,但央行至今仍没有出手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收缩流动性,抑制投资过热,确保货币政策目标顺利实现和经济稳步快速增长,小幅、多次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不失为一个“最优策略”。
不少专家表示,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依然存在。虽然经过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8.5%,但是不能就此认为这已达到了存款准备金率的“顶峰”。历史上曾出现过13%的高准备金率水平,重现9%-10%的准备金率水平不是没有可能。
在刚刚发布的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确表示,搭配使用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两种对冲工具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是当前保持货币政策主动性和有效性的必要举措。显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依然在央行调控的备选范围。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需防止存款准备金率超调。从商业银行的清算效率看,可能需要2-3%左右的超储率,超储率在2.5%左右或许是个临界点,而现在可能已调到位。若再次上调,需要进一步观察8、9月份的金融数据,以免矫枉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