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台风“桑美”重创宁德,导致房屋倒塌,渔排、船只毁坏,人员伤亡,给一些家庭造成了悲伤、绝望的心理。宁德市委办、福鼎市委办请求省里组织心理专家,对这些家庭进行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为此,我省医学会紧急组织了一支5人心理专家义诊队,于27日至29日深入受灾最重的福鼎6个镇,对36个家庭进行心理疏导。据了解,这是福建省首次启动灾后心理救援。
个案一
儿子丧生大婶迁怒他人
福鼎嵛山岛中灶村57岁陈大婶的儿子,在这次台风中丧生了。专家还未走进她家,就听见她在二楼痛哭。见专家找她,陈大婶骂着粗话,想赶走专家,还一屁股坐在楼梯口,不让专家靠近。
三明市第二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美英知道,这是灾后死者家属埋怨别人,迁怒他人的情绪爆发。
陈美英也一屁股坐在陈大婶身旁。半个多小时内,陈医生话不多,好让陈大婶不断地哭诉,允许并鼓励她回忆儿子的种种。渐渐地,陈大婶的哭声小了,开始回应专家。
陈医生这才开导她说,台风是天灾,是谁也抗击不了的。后来,陈医生开始关心地询问陈大婶的睡眠,当得知陈大婶晚上反复做恶梦并惊醒时,陈医生开了些抗焦虑的药,嘱咐她“天热多喝水,要记得吃饭。老伴还需要你照顾呢”,以此鼓励陈大婶自立起来。
陈医生说,让她哭诉是第一步,以排泄悲伤,然后让她感觉别人对她的关心、理解和安慰,使她重拾生活的信心。一个小时下来,陈大婶还起身为专家送行。
一路上,专家帮助摔断腿的小男孩克服恐惧,帮助失去儿子的母亲排除悲伤和无助的绝望感,劝服失去父亲的女大学生重拾信心。这些心理救援,收到了不俗的效果。
个案二
施救者眼前常现尸体场景
一个村干部,在参加救援后,眼前经常闪现尸体和死者家属痛嚎的场景,人变得比较恍惚,有时别人碰触他一下,他都会大叫:“不要碰我!”
省医学会精神心理分会主任委员张仁川说,灾难后不仅受害家属、幸存者会有“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一些救援人员、目击者也会留下心理阴影,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甚至长时间无法排除这些情景,发展为心理疾病。
为此,张仁川开导这名村干部“你只是去帮助别人,这并不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不必要把别人的感受移植到自己身上”。张仁川通过长时间的交流,让村干部倾诉自己的恐惧,调整心理平衡,最后教他多做些别的活儿,转移一下注意力。
□记者观察
灾后心理疏导应成长效机制
通过这次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专家们都认识到灾后心理救援的重要性。“刚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人,情绪受到很大的刺激,易引发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应激性精神障碍,应通过心理干预帮助人们尽快愈合‘心’伤。”张仁川说,灾后发生酒精依赖、药物依赖、自杀倾向也会增多,然而我省乃至全国在灾后救援只重“身伤”忽视“心伤”。还好,我省灾后心理救援迈出了第一步。
但张仁川认为这次“练兵”仍有不少缺憾。比如队伍临时组建,只能在车上讨论疏导方案,因为时间仓促,到了现场也来不及做现场评估就直接上阵。而且有些危机干预需要半年、一年的回访,建立长期的心理危机干预,而现在还不成熟。
另一名专家说,当地有些乡镇干部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认识不足,害怕把灾民快愈合的伤疤再揭开,并不太愿意专家接触受灾者,给疏导工作造成了难度。
目前,我省还未将灾后精神卫生救援列入灾后救援预案中。专家为此建议,我省应建立灾后心理疏导的长效机制。
张仁川说,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固定的队伍,对一些专业心理医师进行灾后心理干预的培训,一旦发生大的灾难,能快速反应,直接主动前往灾区进行心理疏导。其次,应增加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比如对综合性大医院的急诊科医生、社区干部或者村干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培训,在灾害发生后,能快速对受灾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