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连续降雨,使持续的四川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入夏以来,我国10多个省区市出现旱情,四川、重庆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上千万人饮水困难,农业生产遭受重创。正视灾害引发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刻反思自然灾害的教训,据此修正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十分必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场大旱留给我们的教训之一是,不少地区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川渝农村的蓄水灌溉设施多数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老化破损,跑冒滴漏,有的早已是“聋子的耳朵”,经不起干旱,也挡不住洪水。四川省有561座病险水库等待整治,这场干旱使更多水库塘堰龟裂疏松,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雨季又是一个难题。
尽管人们嘴上喊:“农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水利投入欠账太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但在重复老话的同时,在近一个时期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没有几个地方真刀实枪建设水利基础设施。这个农村“天字号”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住房砖化、村道硬化、场镇美化”等若干“要务”压到了箱底。
这说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足够重视,农村水利投资体制还没有理顺,农村基层和广大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这个局面不尽快改变,必然还有更多更大的灾难等着我们,我们随时有可能重蹈覆辙。
天灾暴露了农村的家底,也“烤”出了一些领导干部执政理念和政绩观上存在的问题。川东一位县委书记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涉及的矛盾问题多,哪个一把手愿意劳神费力去做自己任上不能见效的“百年大计”?
不少领导干部争的是“短跑冠军”,而不是一届接一届地带领农村群众跑“马拉松”。同样道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治理农村水污染、扶持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等长线事业的发展为什么也总是“滞后”?从根本上讲也有这方面原因。
大旱是场灾难,也给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们一副清醒剂。它可以把那些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决策者拉回到现实世界,来正视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面临的最根本、最急迫的问题――生存发展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