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转折点”这个词被定义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对改变原来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事情;事物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方向的时间。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就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
转折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党和红军曾一度面临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从黎平会议到遵义会议,到四渡赤水,中国革命的命运之舟历经曲折后峰回路转,绝境逢生。
转折前奏:黎平会议
地点:贵州黎平县城
时间:1934年12月18日
[回溯]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湘江战役,空前悲壮。
此战之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锐减为3万多人,险些全军覆没,有人甚至开始对红军的前途产生怀疑。多年以后,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一文中回忆道:“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巨大的牺牲并没有让中国革命走出危局,蒋介石囤积40万重兵,等候红军北上湘西。何去何从?这是摆在红军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黎平召开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正确主张。
[重访]
黎平会议旧址座落于县城德凤镇二郎坡52号,这是一条颇具古意的石板老街,因其两头高、中间低、形似扁担,被当地人称为“翘街”。
长约里许的“翘街”依然保留着古香古色的面貌,黎平会议会址就在一套800多平方米的“印子屋”里,正门上方,是陈云手书的“黎平会议会址”。此院落原是当地土豪胡荣顺的店铺,建于清嘉庆年间,四周为青砖空斗封火墙,内建木结构房屋,前低后高,分为三进,会议室就设在第二进。
[讲述]
91岁的3军团老红军王道金:我是“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第一期学员,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最惨烈的湘江战役。我们团120多人,过湘江后剩下一半,战斗结束还有20多人,江两岸的石头上溅满了血。
谢俊泉(黎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黎平会议讨论了之前在通道会议中涉及的红军进军路线问题,争论十分激烈,博古、李德等人仍坚持北上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毛泽东等人则主张向敌人势力薄弱的黔北进军。双方互不相让,会议一直开到深夜,仍无法达成共识。此时,主持会议的周恩来被李德等人的固执激怒了,一向性情温和的周恩来“叭”地一拍桌子,连马灯都被震熄了。马灯再度点燃,会议终于有了结果——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被采纳,决定放弃原定计划,西进渡乌江北上。此后,红军进军贵州腹地,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红军避免了可能覆灭的危险。
杨廷汉(原黎平县委党史办主任):没有黎平会议的转折,就不会有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这是一次在党史、军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