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9月30日电 三峡工程设计总成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30日说,即将完成156米蓄水并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三峡工程,开始面临全面的考验。
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三峡工程156米蓄水的工作目前正在稳步进行。截至30日8时,蓄水10天来,水位已从135.5米上升至141.61米,累计蓄水28亿立方米,预计到10月中旬,将蓄水至156米。
水位升至156米后,三峡工程初期防洪功能可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库容达110多亿立方米,每台发电机组的最大发电量从不到60万千瓦提升至满负荷的70万千瓦,水库蓄水改善的川江航道里程将延长至重庆铜锣峡一带。
郑守仁说:“届时,三峡工程开始面临全面的考验。”
他说:“水库流速会降低,对污水的稀释能力也会降低,如果对库区水环境问题不加以重视,将会对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
郑守仁指出,三峡水库面积大,库岸线长,人口密集,水质变化会对沿岸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三峡水库周边分布着湖北、重庆两省市20多个市县的城镇和工矿企业,人口达1900多万,这在世界大型水库中绝无仅有。
郑守仁说:“如果处理不好排放污染物,这些密集的城镇居民点及工矿企业都可能对三峡水库水环境和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三峡库区还是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崩岸等的频发地区,加上现在很多城镇居民点、大企业、道路桥梁等大量公用建筑都在水库周边修建,所有出现开挖的高切边坡都面临着地质灾害防治的问题。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三峡库区里有40亿立方米的崩滑体,目前已设置专业监测122处,群测群防1897处,潜在危险人口达30多万人。
郑守仁说,在三峡工程的设计中,地质灾害防治一直是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国家已投入约百亿元分期进行了专项治理。
他认为,除了投入巨资进行专门治理外,另外的工作关键还是要健全预警预报系统,及时预报信息,及时对人、财、物进行合理调配,避免事故发生所造成的重大损害。
郑守仁说:“对大坝下游而言,三峡工程面临的主要考验是清水下泄对整个下游河道的冲刷带来的影响问题。”
清水下泄,一方面将下游河道冲深了,泄洪能力加大,对长江中下游防洪总体上有利;另一方面,也会对堤防安全和通航带来不利影响。
郑守仁说,必须加强对三峡大坝下游的葛洲坝以下河床演变的观测与分析,研究实施关键性河势控制工程和重点河段整治工程,及时加固大堤及护岸工程,以保持河势的稳定,确保堤防安全及航道通畅。
另外,也要加强对大坝上游水库末端河床泥沙观测与分析,研究并优化水库调度,以尽可能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泥沙淤积对重庆港造成不利影响。
尽管今年6月起首度直接挡水的三峡大坝运行正常,但蓄水至156米后,水位提高了20多米,大坝坝体和闸门等设备将接受更大压力,枢纽工程能否稳定运行也是一大考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