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传出消息,长三角区域规划送审稿编制工作已基本结束,长三角被初步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在会上透露,《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于日前基本编制完毕,目前已由发改委签发,并送交相关省市征求意见,送审稿明确了长三角四大功能定位:
一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一方面,长三角要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另一方面,要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核心,与其他城市相配套衔接、以大都市圈为组织架构的综合经济区。
二是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长三角地区是东亚地理中心,处于西太平洋东亚航线要冲。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长三角将成为西太平洋重要的世界城市群和产业密集区,在亚太地缘经济格局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三是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经过“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使长三角具有较强推动产业升级和集约发展创新能力,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同时形成较为完备的重化工业、加工制造和高新技术的产业组织和分工体系,形成石化、钢铁、电子信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集群,成为集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国际营销和强大商务功能于一体的全球重要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之一。
四是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总体布局框架:强化上海“核心”
未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将是以上海为“核心”,以沿长江、沿杭州湾等6个“发展带”为框架的区域联动发展。21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在此间说,根据长三角区域总体功能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提出了“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他介绍说,“一核”即强化上海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的作用,整合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上海集聚和组织引导能力,以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竞争力提升。
《规划纲要》送审稿明确了“六带”各自的发展方向:
一是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目标建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这一发展带主要包括沪宁杭交通沿线地区。
二是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根据规划,长江沿线的县市区将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优势,引导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长江产业带核心组成部分。
三是重点建设沿(杭州)湾发展带。沿杭州湾县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这一发展带的目标是建成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带和城镇聚集带。
四是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即拥有沿海岸线的县市区,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壮大港口物流、大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发展新兴的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综合经济带。
五是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功能。宁湖杭沿线县市须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容量及其生态屏障功能,选择与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开发方向和模式,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生态农业以及资源加工业。
六是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环太湖乡镇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保护太湖及其沿岸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严格控制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突出开发理念创新和空间布局优化。
区域规划八大内容
-明确长三角区域发展指导思想原则。
-将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确定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为“一核六带”,即强化上海这个发展核心。
-提出城镇体系发展整体思路,重点优化沪宁、沪杭沿线城镇功能。
-明确重点产业发展布局。
-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方面,规划将综合交通和能源作为两大重点。
-提出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
-确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发展避免同城效应
长三角通过区域高速公路网和规划筹建中的城际轨道交通网,正在不断拉近各地的“距离”。与此同时,各地的错位层次却在逐渐拉开。据相关专家的分析,长三角中心城市和直接腹地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完成了城市功能的集聚,新兴市场要素正在注入,传统生产能力正在逐步溢出,核心区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趋于下降。这时候跨区域的调整将是必然趋势。结构调整应该以错位发展来加大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