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高校扩招引发2000亿债局 政府将成最后买单者

www.zjol.com.cn  2006年12月16日 14:41:2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延春 见习记者 席斯 北京报道

  广东工业大学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2007年成为广东省学生规模最大的高校。不过,现在它们遇到了一件头疼事,如何按期归还高达20多亿元的贷款。根据该大学的还款预算,这些贷款要还30到50年,而银行贷款期限是8到15年。

  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中国高等院校,2008年前后将陆续迎来还款高峰。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大学将遭遇可能的财务危机。一项独立完成的调研表明,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2500亿元。

  这已经引起高层的注意。本报获悉,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财政部等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近日已完成了对教育系统贷款的调查摸底,有关报告已上报国务院。

  高校财务危机

  广东工业大学因为搬迁到广州大学城,一共贷款20多亿元。2003年开始还贷,每年1.3亿元,政府贴息到2008年。2002年,广东省曾提出招收公办新机制学生,也即高收费学生,增加收入用以还贷。当时计划,几个校区将招收此类学生1.8万人,实行按全成本收费用于还贷。但是2004年,这种做法被教育部叫停。

  该校财务处人士称,学校将从2008年开始大规模还本金,加上政府贴息结束,“以我们学校的实力还不了贷款,现在学校也不知怎么办。”

  这样的高校并非广东工业大学一家。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说:“由于贷款额度太高,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部分高校已没有偿还能力。”邬大光说。

  过去两年中,邬大光带领学生调查了20多个省过百家学校的数据,在他最近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中,他得出的结论是,公办高校的贷款规模在2000亿到2500亿元。

  这已经高于2005年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披露的数据。蓝皮书称,公办高校在银行的贷款规模达1500亿-2000亿元。高校贷款有可能成为新的高风险贷款项目。

  “如果加上未计算的项目,数字可能更大。”邬大光说。

  邬大光指的未计算项目主要有三类:一是工程未付款,一些在建项目是基建单位先垫付的资金,几乎所有高校都有工程未付资金;二是校内集资,多是学校从教职员工那里的“高息揽储”;三是学校沉淀基金,比如未用的科研经费等。

  “这些数据多是违规操作,很难统计。”他说,“这是统计黑洞。”

  因为部委没有公开的统计数据,邬大光所使用的数据是他和学生发动各高校基建处、校办,甚至当校长的校友同学搜集的。

  邬大光说,他调研的结论是,“银校间热恋的甜蜜时期已经结束了。”他说,银行从2004年开始逐渐收紧贷款,但一些学校工程只做了一半,因此卖地、集资、高收费现象普遍。

  而这一切,缘起于7年前的高校扩招。

 [1] [2] [3] 下一页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编辑: 朱小燕
·高校扩招繁荣下的隐忧 教育均衡再受挑战   2006-01-11
·北大清华不是高校发展终极之路 高校扩招应缓行   2004-03-12
返回国内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