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乡功能性分工的新变化,形成新的“城乡”关系。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头脑”,农村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身体”。城乡之间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头脑”和“身体”的新型分工。
撰稿/卓勇良
在长三角新城乡格局中,产业分工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先的一产与二产之间的分工,转变为农村的一二产业与城市的第三产业为主之间的分工,城乡居民生活方式逐渐趋同。其次是功能性差异的形成。城市主要是大中城市以服务为主,对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全部区域提供各种服务,并提供教科文卫等支持;农村以生产为主,对包括城市在内的全部区域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服务,并提供空间、人力和生态支持。
就当前而言,这种新城乡结构仍是长三角的独特产物。是由长三角独特的空间结构、较高的人口密度等因素,特别是达到一定发展水平之后逐渐形成和强化的。
长三角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均较快,农村地区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正在快速消失之中,随之而起的是密集的道路、住宅、工厂以及其他非农产业设施。2005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96亿元,其中农村投资为1886亿元,占28.2%,如剔除交通、电力等公共性投资,则农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38.7%,如再考虑到园区、城镇等实际在农村地区的投资,则农村投资比重超过40%。
我们观察了南京、苏州、常州、杭州和宁波的市区,形成两点结论。一是这些市区的第三产业比重,除了苏州市区外,均高于所在省的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杭州市区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0个百分点,较低的常州市区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二是设区市的市区第三产业通常占有全市第三产业的较高比重,最高的是南京,占全市第三产业的81.6%,杭州占58.0%,宁波占56.1%,苏州最低,但达到38.6%。南京、杭州和宁波市,已形成了全市第三产业向市区集聚的格局。
设区市市区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下面是对于挑战区块设区市的市区与本区块其他县(市)产业结构比较的三点结论。第一,设区市市区第三产业增长快于第二产业,2004年与2000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只上升了0.5个百分点;第二,设区市市区第三产业比重大大高于县(市),2004年高出13.5个百分点;第三,设区市市区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县(市),2004年低7.7个百分点。十分明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于服务业的需求迅猛提高,促进了城市服务功能的强化。
城乡功能性分工的新变化,形成新的“城乡”关系。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头脑”,农村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身体”。城市集聚服务型要素,以规模经济的收益递增为支撑,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农村集聚生产型要素,在提供必需产品支持外,还提供空间、生态和劳动力要素支持,同样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城乡之间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头脑”和“身体”的新型分工。
这种都市化进程除了传统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模式外,在长三角的相当一部分地区,是一种“就地都市化”模式。即农村产业的非农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工厂化、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城市发展不再局限于原有城市扩张和强化,也有无中生有式的发展方式,即当局部区域的非农产业达到一定水平时,原先的村镇就将发育为城市。
在总体的集中化进程下,长三角地区的空间密度将加速提高,形成功能区块多点密集和综合分布的状态。同时由于农村地区也具有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便利,局部地区迁移成本高于迁移收益,以及道路、河流、电网、管道、山丘等的分隔,在县市范围内,将长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散格局,即小型园区、企业以及农居的分散布局,逆城市化提前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