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开信息从有权“赐予”到有责提供,公众获得信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公共治理,行政过程公开从结果到全面,中国政府正加速走向开放型政府,但前面的路仍很长……
20年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首次写入了村财务公开的内容。从此,从村务公开到厂务、校务公开,到镇务、税务、政务公开,一路行来,道路渐宽……
20年后,一部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各级政府迈向“信息公开时代”,成为继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的“又一次自我革命”。
这部全国上下广为关注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近期将向社会公布全文。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为了真正把信息公开落到实处,条例预留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实施准备期。
近年来,中国政府公开的步伐越来越快,但要全面迈入信息公开时代,从观念转变到技术支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行政权力透明运行
数据: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截至2006年6月,使用“.gov.cn”域名的政府网站就有近1.2万个。
河北石家庄市市民李得水与政务公开之缘,是从生气开始的。
老李在家门口摆了个地摊儿,打算卖水果补贴家用。不曾想,刚三天城管就来了:不能乱摆摊。老李气呼呼地质问凭什么不让摆,城管领着他来到“12319”城管便民服务电子屏前。滚动的电子屏,不但让老李对相关法律规定有了更多了解,消了怨气,而且为他提供了许多急需的信息:摆摊办证要求、办理程序和下岗人员优惠等等。了解到这些信息,老李租了个小门面,不到4天便办齐了开水果店的所有手续。
一个小小电子屏,给老李带来了开店的便利,也带来了对政府的理解和信任。
国家行政学院副研究员宋功德说,政务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政务信息公开是政府向公众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施政越透明,公众越理解,接受度越高。这也是WTO的透明度原则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目前,全国的乡镇政府和县级政府所属部门已普遍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县级以上政府定期发布政府公报。清华大学教授于安表示,政务公开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公开渠道更为多样,公开内容更注重服务。
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的万先生,经常上网看北京市政府网站“首都之窗”。他最喜欢“个人服务”栏目。有多少次违章、驾驶证扣了多少分等等,点击便知。
他告诉记者:“网站还有政务直播、热点话题、企业办事等栏目,越来越注重服务了。”
在黑龙江大庆市,有“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96760”政务公开热线,24小时人工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并协调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副组长干以胜说,中国政务公开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这是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这些先行实施的制度,是铺垫,是试验。宋功德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正是对这些地方部门经验的确认和完善,并从国家层面整体加速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