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乐国安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
殷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春运出行是对公民文明素质更为严峻的考验
记者:一年一度的春运正值高峰,如何文明出行值得关注。
殷:是的。春运期间旅客出行有其特点:首先,这是客流短期内的集中爆发。其次,大家出行是为了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这两个特点让春运出行成为对文明素质更为严峻的考验。在连回家的票也可能买不到,车上人挤人、人挨人的前提下,做到文明出行的确有难度。被挤得东倒西歪的时候,如何保持绅士般的风度,的确是个难题。
乐:外出旅行,是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自己熟悉和熟悉自己的人群,到陌生的地方去活动。作为社会公民,在任何地方都应以合乎当地社会规范的方式去行为。旅行更能考验一个人的文明素质。但是,的确有一些人会“判若两人”——在熟悉的环境中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一副“良民”模样,到了陌生地方,其行为方式则出现很大变化,例如,在火车站等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买票、乘车不按先后次序,等等。
做文明旅客本质上需要自身内化社会规范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乐:社会心理学上可以用“匿名性”来解释。所谓“匿名性”,本来是指一个人在融入群体中时,会由于减少了可辨认性,减低了责任感强度,从而出现“去个性化”,做出单独时不会做或不想做的事情。例如,有的人平时讲话轻言细语、性格内向,但在参与到游行示威的巨大群体队伍中时,却会声嘶力竭地喊口号,又蹦又跳,显得异常兴奋,与平时判若两人。用“匿名性”解释某些旅客的不文明行为,意思有些不同。此时的所谓“匿名性”是指一个人在相互认识、熟悉的人群中能遵规守纪,表现文明;而在陌生的人群中则由于没有人认识、熟悉自己,仿佛自己已经“隐姓埋名”,失去了被监督的约束,行为表现较为放肆,显示出较为明显的自我中心取向。
记者:对于普通旅客而言,如何来避免“匿名性”,提升自身文明素质呢?
乐:从根子上讲,出境旅游者的“匿名性”表现,说明他们在既往成长过程中没有实现良好的社会化。人生下来的时候是不懂得规矩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化而逐渐获得行为规范。这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记者:那良好的社会化要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实现呢?
乐:良好的社会化应该是把各种社会规范“内化”到自己的头脑里,即平常人们所说的达到能够自觉按照社会规范行事的境界。如果一个成年人平常总是迫于社会压力而约束自身行为,没有达到“自觉”境界,则一旦感到社会压力减少就会放松对自我的约束,行为表现也就显得放纵了。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同是在境外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旅游,有的人表现文明而另有些人则表现得不够文明。那些没有获得良好社会化的人,此时会有倒退到“儿时”的心态,失却管束就“行为不良”。
如果接受这种观点,那么我们也就明白,要做一个文明的旅客,本质上是需要自己把社会规范内化,即能够自觉地、而不是迫于压力地遵守社会规范。达到这种境界,则无论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还是在陌生的人群里,抑或是个人独处时,行为都会与社会要求达成一致,不至于出现所谓的“匿名性”现象了。
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需要持续努力
记者:引人注目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已开展了较长时间,您认为效果如何?
殷:“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旅行社普遍对旅客开展了行前教育,这自然会产生积极效果。就我亲身感受而言,觉得周围关注文明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的文明意识被唤醒了。究其实,并不是人们以前想不文明,而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文明。提升的效果不但体现在旅游中,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记者:春节期间文明出行,我们还有哪些事情可为?
殷:《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业已面世,对旅游文明提出详尽的描述。习惯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明素质的重要,是一个好苗头。加强宣传是一方面,具体的引导也不可或缺,各单位应该多提供一些文明旅游的“便利”,比如公共厕所的设置,各种指路牌、温馨提醒等。此外,还要发动一部分人起带头作用,比如春运期间可以动员大学生做文明出行宣传员,充分利用他们易于接受文明理念,且出行人数众多的特点,促进更多人做到文明出行,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