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3月2日美国《商业周刊》,原文作者是Maria Bartiromo,现编译如下,仅供参考。
2月27日中国股市出现大幅度下跌后,我给洛山矶罗斯投资合伙公司(Roth Capital Partners)副总裁Don Straszheim先生打了个电话,他曾经长期担任美林投资公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一职,是一个深谙中国市场的投资专家。这里是我向Don Straszheim先生提出的8个问题,他的解释或许能够打消你对中国市场的某些疑虑。
问题一:为什么中国因素在这场席卷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二”中有如此重大影响?
回答:这是中国股市第一次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涛。与两年前相比,中国股市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如今,中国股市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引起投资者兴趣的市场,许多外国投资机构已经在中国股市投资并成为重要参与者。因此,一旦中国股市出现崩溃性下跌,全世界的投资者都难免受到影响。不过,海外投资者担心倒不是中国股市本身,而是担心中国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什么问题。27日的下跌颇有些股市崩盘的味道,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股市下跌是中国经济泡沫即将破裂的一个信号。鉴于中国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投资者有理由担心中国经济衰退将给世界带来冲击。
问题二:股市暴跌能否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转冷的信号?
回答:我并不这样认为。证券市场对中国实体经济而言一直都不重要。在中国资本泡沫膨胀过程中,股市上涨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真正对中国实体经济有影响的是房地产市场,在过去5年中,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膨胀速度远远超过了股市上涨。房地产泡沫破裂才是中国经济真正值得担忧的因素。事实上,对大部分中国投资者来说,股市的收益和亏损还都仅仅局限在帐面上,对他们实际生活没有多大影响。
问题三:在周二大跌前中国股市累计涨幅已经相当惊人,这很可怕吗?
回答:中国股市短期内涨幅的确惊人,自2005年1月以来,中国股市累计涨幅已经接近140%,确实面临着巨大的获利回吐压力。但是如果从更长的时期看,中国股市的实际涨幅还不足以让人心生畏惧。事实上,在自2001年至2005年的四年内,中国股市出现了70%的下跌。因此,综合考虑下来,中国股市在过去7年中的累计涨幅并不惊人,尤其是与其他新兴市场比起来,中国股市表现并不值称道。中国股市的真正问题是短期内涨幅太大,市场急需一个技术调整。事实上即便经历了本周二的大跌,中国股市2007年年初以来还是有着超过3%的涨幅。短期看,中国股市仍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但并不需要为此恐慌。
问题四:到底应该如何对中国市场上的股票进行估值?到底有没有泡沫呢?
回答:我一直持怀疑态度。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上市公司都是国有公司,而三分之二以上的股票又都为政府所持有。在这样一个市场上,股票价值应该如何确定一直是个让人困惑的问题。鉴于投资者实际上根本无法获得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参与权,因此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理由只能是为了获得分红或获得投机利差。但事实上,中国上市公司的分红回报率非常低。因此,西方证券市场上的一些理论可能并不适用中国。
问题五:市场还会不会进一步下跌,有分析师认为市场还将继续下跌10%,你认为呢?
回答:这完全是一个涉及投资者心理学的问题。下跌可能就此打住,也可能进一步下跌。至于具体跌幅,10%有可能,25%甚至40%也都有可能。
问题六:你认为银行业危机会拖累中国经济吗?
回答:中国金融业的确是一个非常脆弱的部门。中国所有的银行都归政府所有,银行发放贷款也是配合政策需要,并不依照市场原则。因此,银行业确实是让中国政府头疼的问题。
问题七:对在本周内损失惨重的美国投资者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回答:就个人而言,我并不建议投资者盲目跟风,既不要跟涨也不要杀跌。投资看重的是机会,而不是盲从。
问题八:格林斯潘预言美国经济将在今年底陷入衰退,您认为是这样吗?
回答:不,我不认为美国经济今年内会陷入衰退。我认为美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只是幅度可能会略有下降。房地产市场下滑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结束,美国经济应该没有大碍。现在,失业率很低,几乎每一个拥有技能而又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通货膨胀率也处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在1991-2001年期间,美国经济经历了长达10年的扩张期,随后经历了短暂衰退。现在,美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扩张期之中,我认为美国经济扩张至少还会持续数年。(本文来自《商业周刊》,编译时略有删节陶冶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