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建设费50元钱为什么一收就是14年?”“春运涨价6年了,客流怎么还没被限制住?”“国家邮政和民营快递为什么不能平等竞争?”这些都是去年两会上代表委员提出的质疑。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深化电力、邮政、电信、铁路等行业改革,稳步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虽然文字不多,但都点到了垄断的要害行业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行业垄断仍然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关注内容却有所变化,一些新问题成为新热点。
进入门槛抬到100亿元
行业垄断横在民企发展路上的“玻璃门”
2005年,伴随着《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36条)的发布,不少民资看到了进入垄断行业的希望。然而,情况并没有预想的那样乐观,“垄断行业看得着可就是进不去,就是进去了也会碰壁!”全国政协工商联界别的委员们如是说。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辜胜阻认为,现在已经出现了民企过度竞争和国企高度垄断的两极分化局面,“一边是民企生产的摩托车论斤卖,一边却是国企利润大增喜气洋洋”,而这些国企的背后就是资源垄断以及价格上涨。
一些行业虽然政策上让非公有制企业进入,但操作上设限严格,门槛非常高,甚至高到只有行业原有企业能够维持或少数实力很强的企业才能进入。以石油开采的注册成本为例,身为亿阳集团董事长的邓伟委员表示,本来石油开采60亿元的注册资本已经让人议论纷纷了,提高到100亿元有几个民营企业能承受?“如果有这么多资金,它也不干石油啊!”他建议,这些垄断行业的进入门槛要适度。“这两年的实践看来,‘非公36条’的政策是好的,但执行不太好。”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认为“玻璃门”难以打破的深层次原因仍在于政府职能没有切实转变。“政府仍然管了不该管的事”。目前,仍有相当大部分的资源配置权力掌控在政府及其部门手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还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
对此,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两会期间表示:与“非公36条”相配套的37个文件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已经出台了25个,占三分之二,剩下的12个文件今年内有望全部出台。而在地方上,31个省(直辖市)也大体出台了200多个文件。他还称,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从“抓配套、抓落实、抓服务、抓监管”四个方面下手开展工作。相信行业垄断问题不是一些文件就能坚决但,但也希望这些文件能早日见到些实效。
一个抄表工年薪10万元
行业垄断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和矛盾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年工资为14040元。其中,非垄断行业的农林牧渔业职工工资为6969元,电力、煤气、水等垄断行业是18752元。行业垄断成为“核心问题”。“现在,电力部门一个抄表的年薪竟达到了10万元,像这些垄断行业,常享受免费用电、免费贷款、公款旅游等福利,还要动不动就涨价,这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全国政协委员乐寿长呼吁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
乐寿长委员说,近年来,水、电、气、油等价格“涨”声不断,这给城镇和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涨价的理由是企业成本增加,经营困难、不涨不行。但事实上,这些一口一个“困难”的行业却一直是高工资、高福利。这些垄断行业将自己掌握的国有资源廉价甚至无偿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本行业内进行变相的福利分配以规避国家税收。全国政协委员温克刚认为,垄断行业形形色色的福利本质上就是一种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