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农村问题越来越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问题。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议案和提案上,也无处不在。而媒体,则更是特别留意到本次“两会”力度空前地对农村教育、医疗等问题的扶持和关注。包括免除农村子女学杂费,在农村全面实行合作医疗制度等惠民政策,是继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又一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来看成都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情况,就有些特别的意味了。近年来,成都市政府在乡镇医疗卫生院的建设上,花大力气,投入巨大的资金,仅2006年一年,便投资近两亿元,为乡镇卫生院更新硬件,使全市224所建制乡(镇)公立卫生院全面具备实现24小时急诊、心电图、半自动生化分析、照X光、打B超、新生儿恒温箱等必要的医疗条件,并为每个乡镇医院配置救护车,使许多农民原来要到城里才能诊治的疾病,在离家不远的卫生院便可以完成治疗,既方便了群众,又减低了费用,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随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完成,成都市广大农民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享受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服务。
在政策方面,成都市还率先推出乡镇卫生院医生收入不与医院收入挂钩,实行“管办分开、收支分开、医药分开”,充分发挥乡镇医院的公立性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阻碍乡镇医院发展的瓶颈问题。此举经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巨大的反响。
在解决了制约乡镇医院的硬件和政策性障碍之后,成都市卫生管理部门积极为乡镇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不断制度性地派出有经验的医疗骨干送技术下乡,并定期举办培训班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疗骨干进行培训。通过迎来与送往两种手段,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在短时期之内上了一个台阶。
目前,成都已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基本建成了让农民“看得到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公立卫生院。包括卫生院医务人员成为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工资的“准公务员”收入模式,乡镇公立卫生院管办分离、收支分开、医药分家,以及设立公共卫生所的新颖医疗格局和先进的硬件配置,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已超前于成都在全国的经济排位。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成绩。
但应该看到,当下农村医疗改革的形式还比较严峻。据3月12日《南方日报》报道:“我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被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农村现有的医疗卫生水平,很大程度上拖了总体水平的后腿。因此,我们为既往的成就高兴和自豪的时候,也有理由为成都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喊一声加油!因为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空白,等待成都去冲刺和填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