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下,如何将环保执法手段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个……这是来自多个渠道勾勒出的的环境现状。
综合世界银行、中科院和环保总局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
2007年节能环保八大举措
接受《?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主管部门及有关专家都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突破环保瓶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可以预见的是,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国家将推出一系列强硬举措惩治污染,将环保执法手段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国家环保战略。
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群众的环境投诉和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瞭望》新闻周刊从国家环保总局了解到,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
一是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全国3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不少地区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据最近调查,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222个地表饮用水源地平均水质达标率只有72%。
农工党中央经过调研后指出,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用水不安全,其中饮用高氟水的6300多万人中有近3000万人出现病症,因饮用高砷水致地方性砷中毒的病区人口有200多万,有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100多万人的饮用水受到血吸虫威胁。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比例已由1987年的20.6%,上升为2003年的58.2%,年均增幅约2.4个百分点,但2000年后年均增幅减缓为1个百分点。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要解决剩余的超过40%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难度更大,困难更多。
二是环境风险居高不下。一些地方忽视环境保护要求,甚至急功近利,项目建设中选址不当,把一些化工、石化、冶炼等高危行业建在饮用水源地、江河两岸、城市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和人群密集地区,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三是一些重污染行业违法排污严重。一些造纸、涉铅等污染企业肆意排污,造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此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外来物种入侵等种种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国家生态安全。
农工党中央在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中,还强调指出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大范围生态恶化、高风险自身污染,使农业、农村环境承受着双重压力。
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9%,灌溉用水、化肥和农药的消费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14%、35%和20%。平均每公顷施肥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4公斤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公斤,一些省甚至超过600公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认定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中70%是杀虫剂,杀虫剂中70%是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中70%是高毒高残留品种。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屡有检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调查也显示,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平方公里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力产生的工业污染迅速蔓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污灌面积由1978年的约400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300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10%,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已占污灌区面积的64.8%。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被占用或毁损的农田为1300平方公里。
此外,农村地区基础生活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的滞后造成生活污染加剧。每年产生的约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