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的“两会”期间,来自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沈爱琴呼吁:应尽快制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使中国企业真正负起责任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次会议中,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不少代表热烈讨论的议题。部分专家学者则把“企业公民”这一衡量企业品牌的软指标放到了重要位置上。从中国移动到中国石油,投身公益已成为企业的一道必答题。而对房地产行业的社会责任拷问也开始渐行渐近。
房产业难承社会责任之重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近些年来饱受争议,从暴利的指责,到推高房价的“幕后黑手”,地产企业如何在获取丰厚利润的同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改善在公众层面的不良形象,已成为众多地产业背上的社会包袱,不卸载的话,房地产业成就的只是经济效益,而在衡量品牌的社会责任这一项指标上难以达标。
中华慈善总会发布的国内首份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一度引起了圈内圈外的“震动”。报告显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开发商认知度普遍偏低,只有半数左右的开发商听说过这一概念。而从全行业比较看,地产行业的公众满意度排名列多个行业倒数第一名,公众表示非常满意的几乎没有,有44.6%的人认为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导致“中国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公众印象差的原因是复杂的。就自身来说,地产企业的“企业公民”理念还没有建立,缺乏为社会履行责任的自觉性;就外部来讲,中国体制决定了政府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在法律上也未对企业设立基金会做出硬性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应发挥的社会作用。另外,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业近年来似乎一直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这都成为房地产业的社会责任指标的掣肘。
地产业补齐公益缺失短腿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正在热心投身于慈善事业,以积极态度与行动回应指责。如潘石屹成立了“SOHO中国基金会”,基金规模达1000万元,资助方向是教育和城市建筑;富力地产向广州市慈善会捐赠1508万元,用于兴建广州市老人院医疗大楼;万科则将企业公民提升到理论高度和系统范畴,提出“变革先锋,企业公民”,拿出企业纯利润的1%来履行企业公民职责。
与此相比,外资房产业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不久前,在华总开发业绩已超过430亿人民币的外资房地产企业凯德置业也再一次将目光锁定在了持续关注的儿童慈善事业上,在“为明天”大型公益活动中,凯德置业向社会承诺:每卖出一套住宅将拿出400元钱用于慈善项目,资助一个贫困山区儿童一年的学费。凯德置地总裁林明彦告诉记者,从设立助学金、向儿童基金会捐款、援建希望小学、捐赠抗击‘非典’资金和设备等,凯德正在搭建一个慈善公益平台。在国外,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企业品牌营销的一个重要分支,但在国内房产业是缺失的,再加上中国房产业饱受公众诟病,整体行业根本谈不上社会责任。
公益事业虽然不能直接带来利润,但它对企业的潜在促进力却非同一般。美国的《策略管理报》在对469家来自不同行业的公司进行调查时,得出的结论是:资产回报率、利润回报率和公司的社会公益成绩成正比关系。一些经济学者也指出:当企业经济效益好的时候,利润转移仅靠税收一种方式还不够,还有捐款、资助、慈善活动、创办基金会等多种手段。
中国地产企业是否做到了一肩挑利益,一肩担道义?恐怕目前的答案很难让公众满意,甚至连一些地产商都很难给自己打一个像样的分数。中国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之路是刚刚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