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针对牙防组财务审计报告一事,卫生部新闻发言人22日透露,卫生部有关部门已对牙防组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初步审计,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之中。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审计处已将对牙防组的审计报告上交卫生部。这份《关于全国牙防组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首次确认,牙防组通过违规认证获取利益达218.5万元。
从1997年到2006年的账目上,审计人员证实,牙防组累计收入2769.76万元,除了认证收入外,还有赞助费2068.61万元,会议收入359.76万元等。
2005年,牙防组的认证行为就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去年初,因为李刚等律师的诉讼,牙防组对多种口腔保健品的违法认证行为被社会广泛关注。2006年11月14日,国家认监委和卫生部共同叫停全国牙防组的认证活动。
与牙防组形同一体的牙防基金会报送给民政部的2005年度工作报告书显示,该基金会用于工资福利及办公支出占了总支出的73.42%,明显违背《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的低于10%的要求。然而,即使如此,该年度报告经民政部有关部门审核后,仍被认为“基本合格”而通过。
今年4月,卫生部宣布撤销牙防组,此后不久,又宣布调查牙防组在认证活动中存在的经济问题。有媒体还披露,牙防组曾接受了某著名跨国公司的巨额捐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强调,卫生部对牙防组的审计始终秉承着负责任的态度,有关情况还在调查核实。
另有一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媒体得到的这一审计报告,只是由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审计处做出的初步结果,属“征求意见稿”。可能是在卫生部有关部门传给前牙防组相关人员“征求意见”确认时,被内部知情人员透露出来的。
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资深律师孙胜华在接受采访时说,牙防组事件是一起典型的舆论监督事件,反映了公众对公共事务知情权的渴盼。
一直关注牙防组事件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认为,牙防组实质上是政府部门的非法人下设机构,其合法性来源于主管的卫生部,并承担卫生部赋予的部分政府职能,却又不占公务员编制、不涉及政府财政,可以不受政府系统内公务员条例、纪委等的监管,其权、责的错位正是引发公众质疑的主要原因。
如今,原牙防组的政府职能转给新成立的卫生部口腔卫生处,公益活动由牙防基金会承担,但由于此前牙防基金会和牙防组的高度重合,其今后的角色确认仍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