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我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8成人认可婚前性行为

www.zjol.com.cn  2007年06月11日 16:11:3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调查与分析:近年来,关于我国家庭道德走向,出现了“滑坡”和“爬坡”两种截然相反的判断。那么,这些判断符合实际吗?请看——中国家庭道德状况调查

  近年来,一些人看到居高不下的离婚率,日益开放的性行为等不良现象,就断言我国家庭道德状况在“严重滑坡”;还有人看到新的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意义的道德现象在出现,如男女平等、爱情的追求等,就认为整体道德状况在好转,在不断地“爬坡”。其实,两种观点仅靠枚举现象来作出结论都存在极大的缺陷。那么,当前我国公众的家庭道德状况究竟如何呢?本文以“2005-2006全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为基础,对此进行分析。

  把孝与个人的社会责任内在联系起来,这是现代家庭伦理道德的新的生长点

  在儒家伦理文化中,孝体现为三个层次:最低的要求是“能养”,即能够赡养父母,关心父母的日常生活,满足他们的衣食住行需要。其次是要做到“不辱”,即听从父母的劝诫,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不让父母担心受怕,丢失脸面。最高的层次是“显名”,以自己日后的突出成就、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来为父母显身扬名。这三个层次并非孤立的,能养是基础,不辱是发展,显名是最高境界,逐步上升,更高一层总是以完成底层的要求为条件。一个人即便为父母显名了,也要关心、赡养父母。

  今日的国人如何看待孝呢?总体上说,绝大多数人并不反对孝,但对孝的具体内容的理解存在分歧。

  我们依照传统的“孝”观念设计了一张调查表,其中,“关心父母的健康和起居”和“尽量与父母住在一起或常回家看看”可归为“能养”一类;“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不与父母当面顶撞”、“完全服从父母的意见”可视为“不辱”;而“用自己的成功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可当作“显名”。数据显示,大多数人还是把“孝”理解为“能养”,占到62.49%,视为“不辱”的仅占8.4%,理解为“显名”的达到28.62%。由此可见,大多数人恪守着“孝”观念的基本内涵,对于较高层次的“孝”的要求,也有相当大的认同率。把在社会事业中的成功看成是孝的体现,实际上就把孝与个人的社会责任内在联系起来了。这无疑是现代家庭伦理道德的新的生长点。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孝伦理包含比我们所分析的要素更多的内涵,如父辈视子女为私有财产,要求子女对父辈的绝对服从观念等;提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愚孝思想。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孝精神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其愚昧落后的东西正在被摒弃,而适应时代要求新的孝精神正在生发之中。

  对于父母而言,基本的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是父义母慈,但慈往往是父母共同的伦理准则。父母之于子女的伦理义务,一是养育,二是教之以方,使之能成家立业。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有关家庭的道德中最重要的项目”的选择时,选择“爱护后代”的比例随着年龄上升而逐步攀高,60岁以上的老人选择此项比例(14.1%)是20-29岁的青年选择此项比例(2.51%)的六倍。我们并没有对爱护后代的具体状况在问卷上作深入调查,从进一步的访谈中可以得知,父母在对待子女方面,一般都可做到对子女的关爱,但更侧重于“才”的教育,而有忽视“德”的倾向。实际上,随着独生子女率的增加,中国出现了“小皇帝”现象,父母对子女是恩宠有加。这对于后代的成长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邻里关系基本和睦,但都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邻里关系较为冷淡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邻里关系可以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而在市场经济的巨大浪潮冲击下,邻里关系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间的邻里关系基本状况良好。但这里有值得分析的因素。首先我们看到,选择“邻里团结,互相帮助”的人为52.89%。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此项,说明我们还更多地保持了邻里和睦的传统道德。当然,我们看到,选择邻里关系“基本和气”的占到40.65%。所谓“关系一般、基本和气”也就是没有过多交往和亲密联系的一般关系,但能够和平相处,有难也可以相助。因此,我们也可把这类关系归为和睦邻里关系。但要看到,还有少数人(6.46%)的邻里关系极为紧张。对城市的进一步分析可看出,都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如上海,邻里关系极为紧张的达到了15.36%,也就是说接近六分之一的上海人感到邻里关系冷漠和紧张。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社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而导致邻里交往的依赖性减弱;另一方面在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原因引发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所带来的人际之间的冷漠。在现代社会,如何既维护各自家庭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融洽邻里关系,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2] 下一页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编辑: 董良友
·30部法规6月1日实施 构筑公务员道德“防火墙”   2007-05-31
·劳动者之歌:著道德文章 育天下英才   2007-05-25
·学者由陈晓旭事件探讨媒体道德底线   2007-05-24
·中央主要媒体负责人热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修订   2007-05-21
·中国工程院院士狠批中医药界不道德行为   2007-05-16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