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怎样记忆过去,就会怎样面对未来。
2003年7月,南京明孝陵申遗成功,被封为“世界遗产”。四年后,有南京脊梁骨之称的明城墙再次冲刺"世遗"。
600岁的明孝陵,600岁的明城墙,600年沧桑兴亡的记忆,历史的诗意瞬间被激活。前人的光环中,一个声音自高处发出,凝结在半空———
“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暨第三届江苏省文物节系列活动”一周前在南京启动,各种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表演、展览、讲座、论坛纷至沓来,人们的视线被引向古城南京的历史深处,进而对申遗、对城市发展的文化传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关注。
南京曾是一座飞翔中的城。一只穿着乌衣的燕子,自王谢堂前飞来,像一条历史的线索,依次略过“吴宫花草”、“晋代衣冠”,穿越宋、齐、梁、陈短暂的记忆,然后是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南京又是一座伤恸而永不屈服的城。无数次沦陷、摧毁,无数的宫殿、寺院和生命在毁灭中消失,然后再生或重建,陈迹之上盛开奇迹。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这座古都,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2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市级文保单位数不胜数。还有许多芳踪难寻,但仍蕴含着巨大历史信息的地理名称,如朱雀桥、乌衣巷、桃叶渡、台城……
还有那些独步千古、为一代代人记诵的“南京诗篇”。
南京诗人朱朱称,南京是一个巨人的文化象征,由庾信、唐尧臣、谢眺、李白、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王安石、范成大、周邦彦、萨都刺、吴伟业、孔尚任、诸可宝等诗人构成的这种象征,最终做出了这样一个贡献,向这个世界贡献出一种伟大情感,南京情感。
所有这些,构成了这座性情之城的独特性,也构成了南京人世世代代的文化记忆。
而在快速城市化的改造中,这种独特性还能找到吗?在钢筋水泥丛林中,在惊心动魄的玻璃幕墙下,我们还能生发出“南京情感”吗?东南大学资深教授、古建筑专家潘谷西先生遗憾地表示,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正在逐渐模糊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界限,“走到哪里都感觉千篇一律……”
一位接受快报问卷调查的大学生说得更直接:“随处可见的二手三手的罗马、欧陆风情,甚至连白宫也搬过来了,若干年后拿这些去申遗能行吗?”
年轻一代的城市规划设计师们同样感到困惑。在未来面目相似的城市里,在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的水泥森林中,我们的后代还能找到“十朝古都”吗?———600年后,南京人的后代拿什么去申遗?
我们问卷于南京市民。
结果显示,那些片面追求气派而与周围城市景观格格不入的欧式翻版建筑群被多数人“忽略不计”;而那些既完整留存了历史的线索,又创造性地构成了城市自身人文语境和精神向度的建筑,则被众人看好。
不由得想起去年,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上,南京有句口号响遏行云,“打造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世界名城”。
一时间古代现代时空莫辨。这座城市正在飞向未来,但那飞翔的,已不再是刘禹锡的“旧时燕”,那是巨大金属材料构建的“后现代城市雕塑。”
600年后,南京人拿什么申遗?
市民心目中它们能申遗
600年后,什么能代表南京申遗?这个问题放在“处处有遗迹,步步有文化”的南京,的确是个难题。制定调查问卷的过程也因此非常“痛苦”,备选项目只有19个,实在难以取舍。幸而,曾任明孝陵申遗工作小组组长的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欣然应邀,担当这次问卷调查的顾问。以民国特别是建国后的建筑为主,我们的问卷设置了19个选项,请受访者选择其中的5项。并委托专业机构南京远景市场研究有限公司,通过街头访问的形式,发放了500份问卷(收回500份,均有效)。
江东门纪念馆排第一
“在19个选项中,哪些最能在600年后代表南京申遗?请选择5个最佳答案。”调查人员发现,大多数市民同样面临“抉择难”的问题,他们将19个选项研究来、研究去,最后才慎重地勾上一笔。
统计结果显示,支持人数最多的五个项目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江东门纪念馆)、总统府、内外秦淮河文化带、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奥体中心。其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支持前三项。
大部分受访者把第一个“勾”毫不犹豫地画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个选项上。记者采访发现,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各个年龄层次都有,小的不到20岁,大的70多岁;有学生、出租车司机、普通职员、学者、公务员,也有下岗失业人员。他们有的并不是南京人,甚至还没去过江东门纪念馆,但都没有影响他们的这一选择。
“这是南京这个城市永久的伤痛。”受访者刘先生说,“不在于它的场馆建设得是否‘高档’,关键是它代表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不只是600年后,南京人应该世世代代牢记心中,并且警醒全世界各国人民,就此而言,江东门纪念馆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非同一般。”
奥体中心以“阳光”取胜
如果说江东门纪念馆代表的是“凝重的历史”,那么前五名中的其他几个选项,例如内秦淮河文化带、长江大桥、奥体中心等,则“轻松”了很多,尤其是充满现代感的奥体中心。
“凝重是历史,轻松也是历史。”受访者徐女士是一位大学讲师,她选择的5个选项与最终调查结果十分贴近。她对记者表示,我们记住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拥有更好的未来,这两者不矛盾。“如果说江东门纪念馆代表的是一段‘惨痛’的历史,那么奥体中心等选项则代表了‘阳光’的历史,人们心中总是盼望阳光的。”
在建“文物”支持率较低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选择在建项目和新落成项目的人并不多,一些较为纯粹的“现代建筑”选择比例也不高。大报恩寺(在建)、江宁织造府(在建)、金陵饭店、浦口火车站的支持率位于最后4位。
一些受访者表示,尽管大报恩寺、江宁织造府的名声都很响亮,但毕竟没有“见过”,所以很难引起关注和共鸣。
专家:总体认同略有遗憾
对于市民的评选结果,本次调查的顾问贺云翱总体上表示赞同,但也有几个遗憾。钟山风景区没有获得广泛认同,这让贺教授有点奇怪。“其实,钟山风景区目前有南京最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从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意识到南京‘虎踞龙蟠,钟山灵秀’,钟山是南京不可缺少的象征。”他分析说,可能是因为中山风景区的一些景点例如明孝陵,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了,所以很多人没有选。
贺云翱的第二个遗憾是金陵饭店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在他看来,金陵饭店是建国以来,南京最具有开创性和转折性的历史建筑。“我还在念书的那会儿,见到金陵饭店那么高的楼,很兴奋。当时流传着这样的笑话,说是有人从金陵饭店旁边经过,只顾仰起头往上看,连帽子掉了都不知道。”贺云翱说着,忍不住笑了,“它是建国后南京建起的第一座摩天大楼,也是南京第一个采用国外先进管理方式的酒店。别看现在新街口高楼林立,金陵饭店绝对是商业时代到来的领头羊,它在现代商业空间中的标志性、引领性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颐和路民国建筑群的支持率不高,真的让我有点意外。那些建筑多漂亮啊,很多都曾经是过去的使馆,中式西式都有,流派纷呈,造型独特,其中很多是我国第一代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建筑师设计的,建筑风格兼具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和西方建筑的风格,它们都是近现代建筑的瑰宝。”
贺云翱还认为,奥体中心建筑虽然也很有特色,但是在时代性、标志性、经典性等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至于南京图书馆(新馆),大报恩寺(在建),江宁织造府(在建)支持人数都比较少,他表示理解。“这些太新的东西,或者还没有建成的东西,很难在百姓中实现心理认同。”不过,对于吴良镛先生设计的江宁织造府,贺云翱还是寄予厚望。见习记者张淑娟
潘谷西:古建筑让古都有了生命力
历史对于南京来说,既是财富,又是负担。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代建筑与现代城市如何共存?新建筑能否既传承古都特色又彰显时代特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资深教授潘谷西先生对此表示关注,他说,“十朝古都”不能徒有虚名,古代建筑应与现代城市相得益彰。
古建筑让古都有了生命力
“作为著名的古都,如果看不到古代建筑、历史遗迹,难免让人感觉浅薄。南京拥有绵延的明城墙、庄严的中山陵、600多年历史的明孝陵,就有了深厚的底蕴。”潘谷西教授认为,古建筑不仅能扩大城市知名度、增强历史深厚感,而且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南京重建了阅江楼等古代建筑,在潘谷西看来,如果财力允许、百姓能从旅游、休闲中得到文化享受,重建历史建筑也未尝不可。他说,黄鹤楼、滕王阁都是重建的,它们成为了城市的标志,也得到百姓的关注。但潘谷西指出:“重建并非复原,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不能与历史遗迹本身相提并论。”
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之间的矛盾,给建设者和文物保护专家带来不少困扰。潘谷西教授却认为,古代优秀建筑与现代城市的发展并不存在先天的矛盾,“越是现代化的城市,优秀古建筑应该保存得更加完好,有了六朝石刻、夫子庙这些实在的历史遗迹,古都就不会虚幻了。新老建筑相得益彰,城市才有生命力。”
相邻建筑风格应协调
然而,南京建筑的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一些高楼大厦紧挨着古建筑,显得格格不入,还有一些新建筑干脆生硬地照搬国外样式。潘谷西教授认为:“不同风格的建筑代表了各自时代的特征,多元建筑风格是可以共生的,但要注意相互协调。”
他举例说,按照古建筑保护的相关规定,明城墙周围15米以内不允许有建筑、50米以内建筑的高度应得到控制。“明城墙边还是有不少房子靠得太近,不仅建筑风格不统一,而且影响了明城墙的保护。”潘教授介绍,建于民国时期的南京博物院采用的是经典的辽代式样,可不远处却竖起了30多层高的维景国际大酒店,两者很不协调。谈到一些类似“白宫”的西式风格建筑,潘教授说:“借鉴外国的优秀式样未尝不可,可以给老百姓带来新鲜、时尚的感觉,上海外滩的许多老洋楼现在就成了经典建筑。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气派,模仿得不伦不类,反倒会失去美感。”
新建筑也能承载历史
潘谷西遗憾地表示,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正在逐渐模糊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界限。“走到哪里都感觉千篇一律,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个城市应该有能够展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可喜的是,在南京,有些新建筑既展现了现代风格,也承载了古都历史。
在南京图书馆新馆的东南拐角,保留了300平方米的六朝遗址展示区,来此参观的读者只要一低头,就能透过玻璃看到1500年前的历史遗迹。潘谷西说,近期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工地上也发现了六朝的道路和水井,这些遗迹同样会保存下来。“南图新馆大量使用了钢结构、金属表面和玻璃幕墙的平顶,是现代风格的建筑,却巧妙地给历史留下一块地方。”潘谷西赞赏地说,“历史与现代是互补的,南图新馆把历史和现代统一了起来,它也会把南京的历史和时代特征传递给我们的后代。”
潘谷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古建筑专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及古典园林,曾主编《中国建筑史》,著有《曲阜孔庙建筑》、《中国美术全集园林建筑卷》等著作。多年来,在重点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复、著名历史性建筑的恢复与重建、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建筑风格探索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曾参与朝天宫修缮、夫子庙修复、连云港花果山三元宫修复等古建筑保护及修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