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日俱增。浙江两百多万共产党人高擎党旗,在社区街道、沃野山乡、机关企业,团结和带领五千万浙江儿女,在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征程中昂首阔步。
先进性建设:固本强基
2005年1月,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全省党员、基层党组织,分三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共调整和整顿基层党组织4414个,找到流动党员10.5万余名,新建基层党组织4098个,全面建立党员创业承诺制和“双带”绩效公示制,对全省3万名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了慰问帮扶;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得到解决;郑九万、王法金、李友星……一个个共产党员的名字不断闪耀,服务人民、献身事业的事迹激励着党员群众奋然前行。
5年来,致力于“固本强基”的工程成绩显著:
截至2006年底,浙江通过两年时间,投入建设资金14.3亿元,建设了8040个活动场所,率先全面解决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问题,全省64个经济发达县活动场所面积平均达到465平方米,26个经济欠发达县活动场所面积平均达到228平方米;
从2003年起,浙江全面开展农村党组织“先锋工程”建设。3年来,全省已创建了361个“五好”乡镇党委、 6102个“五好”村党组织;
目前全省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和职工1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比例都超过了95%;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比例达84%。
执政能力建设:强化本领
2004年初,浙江在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中全面开展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创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教育实践活动,各地纷纷对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说“不”。
同年10月,浙江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了浙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致力于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06年,浙江在市、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考察中,运用了“民评官”的方式,成为新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重大突破。
为提高干部素质,5年来浙江对干部进行大规模的教育培训,“选课程”、“记学时”、“修学分”、“研究课题” ……这些大学教育的专有名词,如今走进了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课堂。
作风建设:一心为民
“有了郭书记的鼓励,我更有信心了。”榨面加工大户俞健民欣喜地说。2007年4月2日,嵊州市委书记郭敏来到甘霖镇殿前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活动。在榨面加工大户俞健民家,郭敏与他亲切交谈,鼓励他要在榨面品牌和包装上多动脑筋。2007年3月中下旬开始,浙江省在市、县两级班子换届结束之际,组织11个市、90个县(市、区)委101名书记,赴基层开展蹲点调研活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书记们深入田间农家,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深入调研,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执政形象,关系人心向背。2004年,全省6053个省、市、县机关部门,1497个乡镇和2353个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都开展了以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执政能力为主题的机关效能建设。到机关部门办事容易了,要敲的印章少了,巧立名目的“先进评比”少了……机关效能建设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07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继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和加强领导干部“八个方面”的作风建设。
5年来,浙江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在全国率先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倡廉体系,促进廉政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率先制定了《浙江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省委常委会向全省公开作出6项廉政承诺,带头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各地建立了招投标、行政服务、会计核算、政府采购中心,规范事权、财权和审批权;实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职能;倡导和推行廉政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