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三十年记忆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十个“一号文件”:中国农民的温暖记忆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

  每一段泽被百姓的历史,都会有一些刻骨铭心的温暖记忆--

  “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小岗村里,矗立着“大包干”纪念馆,记录着“包产到户”带给农民的温饱。

  资料图片:安徽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太行山脚下的河北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在取消农业税的2006年,铸造了一尊“告别田赋鼎”;今年,他再铸“恩惠鼎”,表达对惠农政策的感谢之情。

  点点滴滴的历史见证,汇成涓涓细流,贯穿农村改革30年的历史长河:从“瓜菜代”式的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从“皇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免征持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再到给予农民补贴;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城乡,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沿着历史的脉络探寻,农民这些温暖的记忆源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不断的惠农强农政策,特别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十个“一号文件”。

  从大包干分田到户、专业户蓬勃而出,到“洗脚上田”办企业……亿万农民告别饥饿,奔向小康

  记者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家。今年67岁的老汉,仍记得那份摁有18个鲜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合同书:“我们分田到户……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

  这份合同书如今被珍藏在国家博物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今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有望突破6500元,严俊昌老汉说:“没有包产到户,农民就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国家就没有后来的发展。”

  小岗村的突破,具有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1982年1月1日,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第一个“一号文件”发出后,有的农民当天到城里书店要买本“包产到户政策书”。在“农村学大寨”的山西昔阳县,群众说:“砸了大锅饭,磨盘不推自己转,头儿不干,咱大家干。”1983年和1984年的“一号文件”又进一步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包干’后,俺农民吃饱了肚皮,就有了新的想法。最早我和村里一些人偷偷地跑运输、卖石子、织毛线,有的甚至躲到山沟里办企业,挣了钱不敢存银行,整天提心吊胆的。到底允不允许私人买拖拉机和汽车,允不允许私人跑长途运输,允不允许合伙入股修鱼塘按股分红,允不允许办社队企业……大家伙都盼着上面给个准信。”河南省米河镇小里河村村民张春旺是全省第一批乡镇企业家之一,他回忆说:“很快,‘一号文件’给出了明确答案。1983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放活农村工商业,1984年的‘一号文件’鼓励发展社队企业,鼓励专业户生产致富,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做工、经商、办企业。大家伙一听,可真提劲!一下子办起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企业。”

  在珠三角,在苏南、温州,以前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的乡镇企业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吸纳了数以亿计的农民“洗脚上田”……江苏江阴市华西村,今年企业销售收入预计超过500亿元。这个村先后实现了“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别墅村”,想起改革开放前办企业时“白天关门应付检查,晚上加班加点生产”的日子,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感慨道:“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实事求是是灵魂!”

  种粮大户、养鸡专业户、蔬菜专业户……在农村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想当年,不让种花,说是‘资本主义的草’,农民种一回,公社割一回。”在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河南鄢陵县,柏梁镇的“花王”姚清然回忆说,“1985年的‘一号文件’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而1986年的‘一号文件’又强调增加农业投入。随着逐步取消了对俺农民的指令性种植计划,花卉种植开始大发展,出现了许多种花、贩花的专业户。”姚清然五兄弟渐渐分工:老二、老三和老四出门卖花当“花商”,老五在家制种育苗当“花工”,老大负责生产仍当“花农”。如今,五兄弟都买了小汽车。

  农业内部的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阔步发展,又一次带来乡村巨变,农民的“钱袋子”开始鼓起来。30年前的一天,江西靖安县宝峰村农民李科堂用一辆借来的拖拉机把新娘拉回了家。“做梦也没想到,现在儿子结婚,能用10辆小汽车把媳妇娶回家。”他感慨道,“真像做梦一样。”统计表明,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

  从农民建造“告别田赋鼎”“告别田赋纪念碑”,到负担卡内容的变迁……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转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农村改革始终不断推进。1986年以后,中央审时度势,先后就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繁荣小城镇经济、深化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导向的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实施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历次党代会和全国两会上,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得到再三强调。

  随着一次次农村改革的能量释放和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党中央清醒地看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由于农民负担沉重,部分农区干群矛盾突出。

  2004年2月8日,新世纪的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公布,历史性地实施“两减免(减免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三补贴(粮食直接补贴、良种推广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着眼于减负增收,自此,一号文件重新锁定“三农”问题。

  农村改革探索实现对农民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太行山脚下的河北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自费16万元,先后铸过两个鼎--“告别田赋鼎”、“恩惠鼎”,则是以“多予、少取、放活”为特征的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生动注脚。

  资料图片:河北灵寿县农民王三妮自费铸造的“告别田赋鼎”

  “告别田赋鼎”铸于2006年、正式免征农业税的当年。铭文仿佛是一段厚重的历史:“田赋始于春秋时代……1979年邓小平搞改革开放,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乾坤转天地变。从2006年1月1日起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两千六百多年的田赋。亿万农民歌唱社会主义好,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说起铸鼎的缘由,王三妮老汉感叹:“我家7口人、14亩地,以前每年要交农业税费532元,种田不挣钱。从2004年开始减免,到2006年免征农业税,种地不但不交钱,政府还给补216元。人要讲报答。我是农民,铸鼎表达感激!”

 [1] [2] 下一页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改革开放30年农业发展述评:农业跃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的9个一号文件
·关注一号文件:“新农村”阳光催开河南农民笑脸
·解读连续第5个关于“三农” 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