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基本不成功,这基本已成上下的共识。但医改失败的原因何在,错在何处,最大败笔又是什么,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日前在中国健康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卫生体制改革最大的损失就是行业发展方向的迷失和对宗旨灵魂的败坏”(见9月23日《新快报》)。这,可谓一针见血,点中要害。
人食五谷杂粮,不可能一生永远不生病,重要的是能及时得到疗治。因此,医疗保障如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权保障制度与公平机制成熟的重要标志。客观地讲,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医疗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也明显提高,但近年来,看病贵,看不起病却也饱受社会非议,百姓抱怨,医患关系紧张,矛盾日益突出,以致成为新的社会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诸多,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医疗改革的方向迷失了,公益性医疗逐渐缺失,在没有科学定位和制度保证的前提下,提供公共医疗产品及服务的医院一古脑儿被推向了市场。
据资料显示,在某些公立医院,国家的投入仅占其费用的5%左右,而95%的运营费用要靠业务收入来获取。这意味着,公益性的医院变成了企业,公共机构成为逐利的工具。于是,以副养主、以药养医便成为不可避免;于是,医院成了“商店”,医生成了“小贩”,医德医风每况愈下,“南丁格尔”身上沾满了铜臭。
但是,如果把医患关系紧张及百姓抱怨的板子都打在医护人员身上是不公平的。医改的方向性迷失,首先是决策出了问题,其次是医改的运行及监管机制未跟上,医疗宗旨的根基崩塌带来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的混乱、扭曲,从而加重了这种方向性偏离的力度,以至于医疗机构的逐利特征恶性膨胀,医疗费用呈几何倍数增长。而疯狂增长的成本,又都转嫁到患者身上。王东生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卫生总费用由1980年的143.2亿元猛增到2006年的9843.3亿元,不到30年时间增长了68倍,而同期政府和社会的投入由78.8%下降到50.7%。一方面是卫生总费用巨幅增长,另一方面是国家投入比例下降,显然,医疗卫生开支的大幅增长部分,买单者只能是老百姓,这也就难怪不仅低收入群众,甚至愈来愈多中产阶层也抱怨看不起病了。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据悉,数易其稿的新医改方案将在9月底至10月初公布,并开始新一轮的征求意见。人们企盼着,新一轮的医改,在方向和定位上能够真正以民为本,回归医药卫生的公益性;在决策和实施中,对事关民生事关全体民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更为审慎,应多方论证,科学实施,少走弯路。同时,历经多年市场化洗礼的医疗事业,道德与价值重塑也同样重要,否则,一方面国家投入的资金加大,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又向患者追求利益最大化,那就真是劳民伤财,两头不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