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17日电(记者潘莹 徐晶晶 刘宏鹏)距10月5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发生6.8级地震已过去12天时间。据乌恰县地震局统计,截至15日13时,已发生余震1355次,震级最高的余震为里氏5.9级。
此次地震发生后,乌恰县境内3所小学及一所分校部分房屋出现裂缝。从6日开始,学生们已全部转移到帐篷中学习和生活,没有因地震耽误一天课程。
近日,记者来到受灾严重的乌恰县吉根乡,这里连续降雨,夜里又下起了雪,最低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在侨心小学操场上一字排开的帐篷宿舍里,冰冷的雨水打在帐篷顶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孩子们安静地围坐在火炉旁温习功课。
侨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柴春强说,每个帐篷里都有专门照顾学生的教师负责生火取暖。目前,全校没有孩子因为地震停止学业。
靠近中吉边境的吉根乡是距离此次地震震中最近的一个乡,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牧民分散居住在长达104公里的边境线旁,子女就读多以寄宿为主。吉根乡党委书记苟太阳说,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就给200多名学校师生送去了20顶帐篷,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尽管目前灾区余震不断,乌恰县县委书记范宝军感到最踏实的是4年来卓有成效的抗震安居房建设。“全县应建抗震安居房10671户,目前已建成7524户,入住率达到80%左右。”
“送走全国最后一缕阳光”的斯姆哈纳村在此次地震发生前夕,组织221名牧民全部搬进了抗震安居新房,地震发生后,这些房屋全部安然无恙。牧民库尔班说:“虽然天天有余震,不过我很安心,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两个孩子在寄宿学校好好学习。”
据了解,地处帕米尔-西昆仑地震带边缘的乌恰县每年都会举行地震应急演练,保证了此次地震后相关预案迅速启动。记者在灾区看到,各受灾乡村和牧民定居点搭建毡房、发放救灾物资等工作有序开展,牧民积极开展生活自救,生活正在恢复正常。
58岁的柯尔克孜族大妈吐尔逊告诉记者,家里的3间房多处裂缝,不敢住人,是乡干部和部队官兵帮助搭建了临时帐篷,并送来煤炭和面粉,解决了全家的吃住问题。
乌恰县边防大队政委王功钢连日来带领官兵在牧区为受灾群众搭帐篷、建房屋、运送慰问物资,“一些老人一看到我们就激动得直哭,他们现在太需要帮助了”。
记者从乌恰县委获悉,截至15日,灾区已到位救灾资金280余万元,自治区民政厅下拨的100顶棉帐篷也于15日抵达。乌恰县已购置60吨面粉、60吨煤炭等救灾物资紧急运往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