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正准备买房的人十分忧心,他们担心自己衷心期待的“房贷新政”最后成了“画饼”,企盼银行的房贷细则“落地”。
“我们银行目前相关政策还未出台,对居民首次购房的优惠幅度将按照央行相关规定执行,目前还在等待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相关政策。”11月4日,《市场报》记者拨通招商银行95555的电话询问有关房贷新政的执行情况时,得到的是上面的回答。该工作人员特别指出:“您是从网上听到的消息吧?网上的消息可信度差。”而记者继续拨打工商银行95588、建设银行95533等银行电话,得到的答复也是大同小异的“具体细则请询问办理房贷业务的分行”。
一波三折,难产的银行细则
11月5日,央行催促总部在北京的银行上报他们的房贷执行细则,而银监会也在持续关注银行执行房贷细则的情况。而此时距离房贷新政出台,已经10多天了。10月22日,财政部与央行发出通知,从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具体细则由各银行自行制定。
10月28日,房贷新政执行第二日,农行、建行率先出台了房贷细则。而颇富戏剧性的是,农行在几个小时后就把细则从网上撤下;一天后,农行细则又一字不差地挂上网站。农行的折腾仿佛预示了各银行“细则出台”必定会难产。
继农行的朝令夕改后,光大银行也紧急叫停了对第二套房的“松绑”。此前,光大银行对于第二套房的政策是首付比例为20%,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享受八二折优惠。而交行的细则则完全没有丝毫为“第二套房松绑”的意思。交行规定:购买普通自住房的,贷款利率可执行基准利率的0.7倍,首付比例20%。已利用贷款购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但对已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如果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次申贷,可以比照首套自住房贷款政策执行。
太极推手,各银行心存观望
虽然网络上已经有各家银行的“细则”出台,但《市场报》记者分别对其进行电话采访时,北京各大银行不约而同的采取了“推挡战术”。
“网上消息不准”,是最常见的借口。记者发现,虽然光大、招商等银行的放贷细则在网上已经广为流传,而据内部工作人员透露,似乎也是无风不起浪,但银行负责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口径十分统一:“具体细则尚未出台,房屋贷款的优惠情况请询问帮您贷款的具体分行。”
据了解,自从房贷新政的消息传出后,各家银行都接到了大量咨询电话。记者采访时发现,几家银行的接线员只要一听到记者说出“房贷新政”的字样,就会滔滔不绝的迅速表示:“我们银行会根据央行和银监会的最新政策来制定细则……目前相关政策并不清晰,请给具体办理贷款业务的分行留下您的电话,一旦具体细则出台我们会及时通知您。”
据银行人士透露,之所以大家会心存观望,主要因为目前政策并不明朗,各家银行对商业房贷业务都比较谨慎,因为一旦房贷细则确定,新老客户的优惠幅度肯定不一样;一旦现在急于办业务,出现利益纠纷谁都头痛。处于这方面的考量,现在手头上的商业房贷业务也尽可能压件处理。
自由裁量,各银行“拖延”房贷细则
根据银行内部人士的最新消息,央行已明确表示不会再出细则,也就是说在对改善型房源的判定上,各家银行有了自主权。而这让很多正准备买房的人十分忧心,他们担心自己衷心期待的“房贷新政”最后成了“画饼”,企盼银行的房贷细则“落地”。
“按房贷新政20%首付、85折优惠的说法,消费者的负担就小了,我们当然欢迎。”已经在北京南城看好一套二手房就剩下付款的陈先生表示。他只担心,实施优惠措施后,存贷利率就有可能倒挂,银行不见得愿意赔钱;而且现在房地产价格波动这么大,万一出现深圳那样的“断供”,银行的风险就太大了;“账肯定算得清楚着呢,谁会干赔本赚吆喝的事情?”陈先生说。
由于人民银行在此前的房贷新政中只是表示“对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贷款需求,金融机构可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上按优惠条件给予支持”,并未就“改善型”进行具体定义,所以对于各银行“拖延”的反映,银行监管部门人士日前向媒体表示,央行出台支持市民购买普通住房的政策,只是指导银行办理房贷,并没有强制性要求,银行“自由裁量”的尺度较大。银监会同时在10月24日发布的紧急通知中强调:除首次利用贷款购买自住房外,其余情形均继续严格执行银发【2007】359号及银发【2007】452号文,俗称“二套房贷政策”。
经济专家指出,刺激房地产消费是维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应急之举,事关稳定中国经济的大局。客观地说,监管部门确实处于两难境地。监管部门关注的是银行的风险,由于房地产市场预期继续下降,如果继续大规模发放房贷,有可能收获房贷坏账率上升的苦果,并且,银行的赢利空间会遭到压缩。如果银行继续紧缩房地产贷款,将加重中国经济严重紧缩的预期,银行现有的25%左右的房贷作为优质贷款,会暴露于蜕变为呆坏账的巨大风险之中。(王立嘉)相关链接:五银行房贷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