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王宇 金旼旼 安蓓)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从美国东海岸开始,蔓延至欧洲、亚太等地区。根据高盛最新估计,全球金融危机的总损失将高达1.4万亿美元。
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哪些警示?
美国梦,带了金融创新的傲慢,带着全球经济引擎的信用,带来高额回报的预期,虚拟经济世界的诡异,把半梦半醒之间的人引向那里,梦醒时分,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却已阴影笼罩……
警示一:守住创新的边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创新对合理配置资源、增进经济活力至关重要。但并非所有的金融创新都有利于市场。此次金融危机证明,一旦创新脱离监管,将危害市场稳定。
美国时间9月15日,雷曼兄弟发出破产公告,这一被誉为华尔街最凶狠的“斗牛犬”、有着158年历史的世界知名投行轰然倒下。雷曼兄弟总裁富尔德事后表示,这是系统的风险。其言外之意系统风险归监管部门监管,与雷曼无关。
有关人士称,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上确可以归因于美国金融监管远远落后于金融创新,并且监管机构自毁长城,导致在“大萧条“之后建立的金融监管体系在过去数年间分崩离析。
“我认为以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银行,应该最善于保护他们的股东的权利和公司股份,但是我错了。”10月23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面对美国国会众议院20名议员幡然醒悟。而就在6年前,笃信市场力量的格林斯潘在写给参议院的信中还表示“不相信金融市场需要政府监管或者政府干预”。
事实上,近70年来,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就一直上演着“挣脱与限制”的纠葛史,只是在最后数年间,美国才逐步放松监管。
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美国进行了全面监管改革。先后通过相关法案,规定实行分业经营以控制风险、防止过度投机。但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在战后数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被逐渐忽视,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并屡屡超出其应有的边界,而金融监管则步步后退,甚至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距离上一次通过分业经营法案后的第六十六个年头,美国国会再度通过法案,将混业经营合法化,结束了金融分业经营的历史。此后,华尔街的投行越来越青睐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并最终酿就了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
“归咎起来,目前的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失败。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比如格林斯潘就认为,监管往往可能会妨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大卫·科兹说.
这场金融危机证明,指望市场能够自己解决一切问题是完全不切实际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强调:“市场纪律的培育是第一条防御战线,但市场纪律通常需要政府监督的支持”。
对日益开放的中国来说,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就是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如何完善监管。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廖岷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监管体制必须与其经济金融的发展与开放的阶段相适应,必须做到风险的全覆盖,在整个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创新链条上,不能有丝毫的空白和真空。
不过,必须强调的是,金融危机并不是宣告市场经济和金融创新的终结,金融创新不能因噎废食。经济学家成思危指出:“不能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就否定金融创新。”他指出,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应该是一个相互博弈、相互促进的关系。
警示二:警惕虚拟经济之殇 >>详细
警示三:避免举债消费的噩梦 >>详细
警示四:改革国际金融秩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