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采取果断措施因应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十项措施中既包括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也包括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内容,而这4万亿经济促进方案之所以能够出台,也是因为中国经济具备四方面有利条件。
首先,中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是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发展,GDP由1978年的3624.1亿人民币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翻了68倍,中国经济总量也从占世界经济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与此次危机发源地美国相比,中国2007年财政赤字约占GDP的0.8%,美国的GDP相当于中国的3.9倍,可美国政府的赤字规模却是中国的15.5倍。此外,从2005年开始,美国个人储蓄率持续三年为负数,加上企业储蓄,美国储蓄率仅为13%左右。由于重视储蓄的传统,近年来,中国储蓄率一直保持在45%以上。因此,在政府财政和银行金融体系的某些方面,中国相对美国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意味着宏观调控上更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空间。
其次,中国的政治制度为十项措施出台提供了高效的制度保障。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使党和政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重大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中央的决策能够立即贯彻到各部门、各地方,并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执行。在今年发生的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已经得到了充分展现。自11月5日十项措施出台以来,按照国务院“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均已行动起来,目前,首批千亿政府投资已经开始分配,并将在短期内投资到位。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少了扯皮和拖沓,在“保增长”的关键时期,能够确保高效率地执行各项政策。
再次,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积极因素。无可否认,国际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但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大宗商品价格的迅速回落不仅缓解了中国的通胀压力,也为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整创造了空间。中国可以利用国际资源价格大幅回调的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原油、矿产品和粮食的战略储备。同时,积极理顺国内资源能源定价体制,而这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也为十项措施的出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不管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大萧条,还是中国在1998年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过去100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由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战胜经济危机非常有效的办法。而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典经济学理论都认为: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和消费将在防止经济衰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此时果断出台十项措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就是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更是在中国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实施的关键举措。
当然,仅有有利的客观条件还不足以保证十项措施的顺利实施。我们仍须在实施细则等方面下足工夫,务求十项措施中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百姓受益,让社会更和谐,让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尽快摆脱危机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