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减少,服务增强;指令靠后,杠杆提前
政府管理从直接转间接
张先生是重庆一个建设工程的项目经理,回忆起当初跑批文的经历,他依然记忆犹新。“那个项目的一期工程,从立项到动工,跑批文就花了14个月,一个项目跑下来,人瘦了一圈。2006年,政府简化审批程序后,二期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批,仅用了8天时间。”
张先生感受的变化,来自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计划经济年代,政府是全能型政府,管理靠行政手段、行政命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与此相适应,政府职能由以管理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群众张嘴,政府跑腿”,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共建立2100多个综合性政府服务中心,采取“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等方式,方便了人民群众。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一环。回首改革开放30年来宏观调控体系演进的过程,有这样几个事件令人难忘。
——2005年,在制定国家第十一个五年发展安排时,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这“一字之变”,耐人寻味。由计划向规划转变,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又一个历史坐标。它意味着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建设公共财政。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到“公共财政”,财政的职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由偏重建设转向关注民生,由主要服务国企转向平等对待所有企业,由直接介入竞争性领域转向发展薄弱环节。
——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结束了此前35年既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又办理商业银行业务的历史,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高度计划统一,“指令性计划”代替了国家宏观调控。30年来,通过不断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运用税收、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一个国家规划计划、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调控机制已初步建立。
◆从养儿防老到社会保障,从城市独享到覆盖农村
保障网越织越密实
家住北京郊区的李大爷今年60岁。退休前,李大爷在东北一个县城政府机关工作,看病吃药单位报销,虽然工资不高,但旱涝保收。可他的姐妹兄弟大多在企业上班,农村亲戚也不少。“他们的保障就差远了!早些年,家里老住着进城看病的农村亲戚,起早贪黑攒俩钱,一场大病就成了贫困户。”
上世纪90年代国企实施大规模改革后,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国家制定了三条保障线和“两个确保”的政策,然而因为一些企业状况较差,基本生活费和基本养老金不能及时足额发放。李大爷的亲人们经历着转型的“阵痛”。“下岗的兄弟姐妹常常相互借钱,家家都节衣缩食过日子。”
随着国家社保投入的增加、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好转以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保障状况也随之好转。从2001年起,国家将下岗与失业并轨,同时完善城镇低保制度。“虽然失业了,可有国家发放的低保补助金打底儿,反倒不等不靠,能破釜沉舟闯一闯:摆个小摊、开个出租,或者给别人打工。这些年国家管得严,社保欠费企业必须补缴,个私企业也得给员工上‘三险一金’。”李大爷说,前几天接到农村表嫂的电话,说今年要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吃药看病也能报销啦!
就像李大爷亲身体验的那样,3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障主要依靠企业负担,农村居民各项保障由家庭承担的局面。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失业保险制度,这既是改革平稳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内容。截至2007年底,我国城乡居民有基本医疗保障的人数达到9.5亿人,占总人口的72%。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136.9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171.5万人。共有2272.1万城镇居民和3566.3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一个广覆盖、多层次、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正逐步形成。
◆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在竞争中成长壮大
“我们最初是一个资产只有千万元、生产规模不足千吨的县属小厂。自从和日本三菱公司合作后,企业8次增资扩规模,短短几年便占据全球8%的浓缩果汁市场,现已发展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浓缩果汁企业。”山东鲁菱果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敬滋感叹道。
鲁菱的发展见证了我国利用外资的积极成果。1992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对外借款,自此成为我国利用外资最主要的方式。截至2007年底,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超过77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1%,增幅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对外开放不仅带来了机遇,还有挑战。当初有人形容外资的进入就是“引狼入室”,但我们成功地在“与狼共舞”中壮大了自己。上世纪90年代,“北冰洋”等八大汽水厂被跨国公司挤垮的现象曾让一些人寝食不安,有人戏称“八国联军换个花样又回来了”。但我们并没有重新封闭起来,而是在开放中改革、在开放中自强。10多年过去了,八大汽水厂虽已难觅踪影,可娃哈哈、汇源、光明、农夫山泉、露露等却相继崛起。
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加入世贸组织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24.4%,高于同期13.8%的世界平均增速;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进一步开放,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企业对外投资步入较快发展期,200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有27亿美元,到2007年已上升到265亿美元,6年间年均增速高达25.1%。
对普通人而言,对外开放带来了生活质量的切实提高。12月12日,在北京某公司工作的刘先生在商场给朋友买了一个生日蛋糕外加一个大果篮。“现在过生日都国际化了。”刘先生笑言,他的汽车是韩国现代,生日蛋糕是法式的,果篮里的水果包括泰国的山竹、越南的火龙果。“这要搁以前,吃碗长寿面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