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10时,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在强国论坛,胡锦涛总书记兴致勃勃地同网友们在线交流,回答了网友提出的几个问题,在广大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亲切的把总书记称为“一号网友”,认为同总书记在线交流是“最幸福的网事”。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很多网友还在回味那一时刻,沉浸在幸福之中。
有网友说,总书记与网友的“亲密接触”让网络走进官民沟通“新时代”。其实,在“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方面,不仅“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离每一个官员最近的都是网络。而这个“近”是需要官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执政水平来诠释的。
现如今,官员和群众“触网”沟通的时间越来越长,空间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小,主政一方或者负责某一领域的官员,或许每天除了应对自身负责的具体公务外,还需面对来自网络的各种声音——有满怀不解的疑问;有“气势汹汹”的质问;或许还有“不依不饶”的追问……网友的“问”,其实已经成为互联网上官民沟通的“重头戏”,那么各级官员又应当如何应对网友的“问”呢?
网友的“问”源自他们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关注,源自与群众切身利益的息息相关,源自对现实的一些困惑、不满,源自他们试图反映和改变一些情况的热切盼望。互联网是民意的载体和渠道,没有网络不代表没有民意,因为有了网络,让这些声音来得更真实、更迅速、更饱含期待,官员们对此应有清晰的认识。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为官员执政带来了“问题”,但这“问题”不是对工作的困扰,而是有没有直面民意的勇气和决心,是检验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的“试金石”,是对抱守残缺、固步自封“宣战”的魄力——
网友如果有满怀不解的疑问,官员们是不是应当带着这些疑问去查漏补缺,改进工作,思考一下,是不是工作做得不够细致,是不是存在疏漏?
网友如果有质问,官员们是不是应当反思,群众为何有不满、有质疑,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群众的怨气从何而来?
网友如果有“不依不饶”的追问,官员们是不是应当回头看看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态度有没有问题,群众持续关注的焦点在哪,问题的根子在哪?
这样,离网友近了,离干群矛盾就远了;离民意近了,离“官本位”就远了,这也是互联网时代良好官民互动的体现。被揭开画皮的“华南虎照”、被曝光的“最牛别墅”殷鉴不远,现实的力量告诉我们,网友的“问”代表着公众忧国忧民的视线,官员们应当瞩目。
网络,聚集的是中国网民的力量,他们正以公民的责任与使命把自己的声音融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总书记上网不仅给网友带来了幸福感,更期待通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示范作用,使网络沟通成为一种官民沟通的常态,当越来越多的干部在民众心目中成了普通网友,能用网络切实地听民情、答民意、解民忧,我们这个社会会更加进步、更加和谐。我们也有理由期待更多的“幸福网事”成为见证中国政治文明进步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