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周婷玉、陈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茅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稳定物价工作情况时指出,部分农产品价格的过度下跌不利于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这是当前稳定物价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他说,受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和供求关系改变等因素影响,当前生猪、油料、棉花、食糖等价格出现下跌;粮食连年丰收,供求关系明显缓和,国家虽已启动临时收储,但国内市场粮价仍面临下行压力。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与农产品需求减少、价格下降的矛盾,使农民从事种养业的比较收益下降,增收空间有限。如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应对,不利于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也不利于价格总水平稳定。”他说。
此外,张茅指出,我国当前稳定物价工作还需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受金融危机、国际市场信心不足、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石油、钢材、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挫。但是,主要国家已经多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市场投机力量仍然较强,货币环境较为宽松,加上石油输出国合作组织限产保价和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如果各国金融市场趋稳,经济有所恢复,也不能完全排除明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底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反弹并再度大幅上涨的可能。
二是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就业与职工收入。人民币升值以及环保成本、劳动力工资的上涨抬升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加之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外需减弱,加剧了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企业利润增幅回落,亏损企业不断增多。
张茅说:“这一趋势如继续恶化,将进一步影响我国居民就业水平,造成职工收入增速减缓甚至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就业水平和职工收入下降,不利于疏导前期积累的价格矛盾。”
三是理顺价格关系面临新的难题。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环保收费标准和征收率偏低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亟须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与环保收费改革;去年以来为控制价格过快上涨,中央和地方停止出台许多调价项目,积累的价格矛盾亟待疏导。但经济下滑对企业效益、居民就业和收入影响较大,企业和群众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也相应下降,对理顺价格造成一定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