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31日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获悉,未来四年是我国铁路建设的"黄金时期",到2012年,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从根本上解决运力紧张的"老大难"问题, "一票难求"现象基本消除。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当前铁路正处在低成本发展的有利时机,国家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作出调整,增加了规划的路网规模,加快了项目审批进度。2009年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2010年至2012年平均每年将完成6000亿元以上,铁路建设项目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届时,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里程达到1.3万公里,将有效缓解铁路运力不足问题。
2009年:开通5条客运专线全年客运量将达16.1亿人
刘志军说,2009年计划完成的6000亿元基建投资将用于完成新线铺轨5148公里,复线铺轨3462公里,新线投产5849公里,复线投产4662公里,电气化投产5606公里。
武汉-广州、郑州-西安、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福州-厦门五条铁路客运专线将于明年建成投入运营。全年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16.1亿人,同比增加1.5亿人;货物发送量33亿吨,同比持平。
为完成运输任务,铁道部在增加客流饱满区段动车组对数的基础上,还将充分利用新投产客运专线的能力。并且,利用动车组置换下来的客车和新造直供电客车,优化客运产品结构,增加中西部地区旅客列车数量。提高客车车底运用效率,增加旅客列车牵引辆数,挖掘直达列车潜力。
另外,铁道部将健全票额利用动态分析制度,灵活调整客票限售区段,扩大席位复用和票额共用,从而实现客运能力利用最大化。
2012年:动车组达800组以上提高运力破解铁路"瓶颈"
此前,在回答新华网友关于春节"回家难"的问题时,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曾说,"一票难求"的根本原因在于运能与需求之间存在突出矛盾。而充分利用动车组的运载能力,特别是投放在运输需求最旺盛的地区和线路,将大大缩短旅程时间,有效提高整体运输能力,适应市场的需求。
据刘志军介绍,到2012年,铁路技术装备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投入运营的动车组达800组以上,覆盖整个快速客运网。同时,空调客车占客车保有量的66%以上,普通客车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货车车辆实现更新换代,全部达到时速120公里技术标准。投入运营的大功率机车达到7900多台,占机车保有量的40%。
届时,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以上,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里程达到1.3万公里,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区际干线网基本形成,新增规模达到1.5万公里,区域间货物运输实现大出大入。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及其他城市密集地区的城际铁路系统基本建成,实现公交化运输。以西部地区为重点的国土开发性铁路达到4万公里以上,为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可靠运输保障。建成800多座铁路新客站,一大批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投入运营。全国铁路网规模和质量将实现重大跨越。
大规模铁路建设正面临低成本发展的有利时机
"实现到2012年的铁路发展目标,不仅有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面临着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刘志军说,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把加强铁路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投入部分预算内资金,相继批准一大批铁路重点工程开工。
由于受到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这对降低铁路建设成本极为有利。因此,大规模铁路建设进行得越早、推进得越快,铁路建设付出的成本就越低。抓住时机,多建铁路、快建铁路,可以以有限的资金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
据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铁道部以扩大快速客运网、构建区际大能力通道、完善路网布局、增加西部开发性新线、提高既有线能力为重点,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把原定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