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该让公共权力符合公共服务逻辑,让营利部门符合市场经济逻辑
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构建
-郭台辉
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的《纲要》和《决定》,都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视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都落实到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层面。其原因可以从我国国家构建的角度加以解释。新中国60年来的国家构建一直处于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进程中,已经取得辉煌成绩,也沉积了不少问题,但均可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广东省应立足于自身的区位特点,从国家构建的宏观视野来推动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是使行政权力更有效地受制于监督,使行政权力更为合法、透明、有效,更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
从历史时间的发展来看,中国的国家构建处于现代化的进程。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30年前的国家构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是创立了一种强大的公共权力体系和一套完整的公共财政税收体系。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建构的逻辑开始转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社会开始从国家中解放出来而获得相对自主性,经济也开始遵循市场逻辑,政府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公共权力来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尽管如此,中国的国家构建依然处于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只是今后的方向更为具体、明确和细致,主要是,如何进一步让国家权力从社会和经济领域退回到政治层面,使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国家权力都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如何把政治权力尽可能主动归还给公民自己掌管。
从世界空间的区位来看,中国的国家构建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新中国在过去60年的国家构建是一个寻求国际社会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融合世界体系并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国家构建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确立主权国家地位,树立国家形象,为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争取合法性支持,提高抗外来的政治经济风险的能力;跻身世界强国,确保国家安全免受外来威胁,为民众提供最重要的公共物品;争取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提供支持。在政治国家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内经济体系、社会体系与文化观念体系也在不断与国际社会接轨,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不断增强。因此,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更为科学理性地制定法律和公共政策,使社会合理、有序地从政治中得到解放,重新让人们自主参与社会政治的公共事务管理。
正是因为中国国家构建尚处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进程,正是过去60年的国家构建大体上为进一步改革奠定结构性基础,所以,接下来的任务应该落实到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具体的可操作性层面。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府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从国家构建的宏观层次来说,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是如何使行政权力更有效地受制于社会和民众的监督,如何使行政权力更为合法、透明、有效,得到民众更大程度的认同,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使之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
广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实现四个分离
中国当前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进一步推动国家构建的进程,广东省当仁不让要继续成为下一个30年的领头羊。当前,广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实现四个分离:一、行政与政治相对分离。政治问题是国家带有普遍性决策的表达,更多通过制度和法律来体现,但行政是政府执行国家意志,是依法执行公共权力。行政一旦政治化就丧失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无法合理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无法维持社会利益分配的公平正义;二、行政部门与社会公共事业部门相对分离。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干预社会公共事业部门的日常具体运作,更不能参与其利益分配和非法庇护,而是体现在对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和教育等方面的宏观监管和法律制度的落实,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代言人和执行者;三、行政与营利部门的完全分离;四、行政部门内部相对分离。如果政府本身成为利益集团,各行政部门也只是更小的利益团体,其间是相互利用而不是相互监督制衡,结果将是实现各自利益而不是公共服务的最大化。总而言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该让公共权力符合公共服务逻辑,让营利部门符合市场经济逻辑。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