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然而,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年,这种道德约束就被张良宾突破了。
由张良宾、张斌兄弟二人所控制的三家公司把持有西昌电力的所有股权进行了合并。
同期:
韩亚能:这个时候涪陵建陶已经改名为朝华科技,他就以朝华科技为主,通过朝华科技,分别和四川立信、深圳郑东大,签订了一个西昌电力法人股的股权的转让协议。
记者:这意味着什么呢?
韩亚能:这意味着朝华科技就成了西昌电力的实际控制人。
记者:第一大股东朝华科技的法人代表是谁?
韩亚能:就是张良宾。
解说:
作为既成事实的第一大股东,张良宾立即提议改组西昌电力董事会,并且在改组过程中,张良宾、张斌兄弟二人取得了西昌电力的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
同期:
韩亚能:11名董事当中,朝华科技占了7名,整个凉山只有4名,其中他的弟弟张斌就由他们推荐为董事长。
记者:在张斌成为西昌电力董事长之后,他在整个的资金运作上,从你的角度来感觉?
韩亚能:就是说,西昌电力从形式上讲,应该说全体股东的西昌电力。但是呢,我们的大股东,就把西昌电力,当成了大股东的西昌电力。
解说:
短短的两年中,从利用西昌电力与张良宾的其它公司互相拆借资金,到利用西昌电力为其它关联公司提供担保,再到把西昌电力也拖入互保的恶行循环圈,违规担保总额达10亿元,最后到侵占西昌电力资金,西昌电力成为了张良宾、张斌兄弟二人的提款机。
同期:
张良宾:因为西昌电力,从资产来讲是非常优良的,从业绩来讲也是很好的。它的变现能力很强,几乎是每一月,几千万的现金流就马上到公司。这个债权人,特别是类似银行这种债权人,就非常喜欢类似的资产,去做担保、做抵押。
记者:那事实上,西昌电力就成了你维护自己朝华科技链条运转这样的一个重要的砝码?
张良宾:也对,也不对。
记者:对在哪?
张良宾:也对,从单方面,站在西昌的角度来理解是对的;但是我为什么也说不对呢?因为朝华科技对西昌电力的担保,也有四五个亿,但事实上,西昌电力所担保的额度是10.2亿,那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昌电力所担保的额度是10.2亿。
记者: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西昌电力成为了你资金链条运转的保险丝?
张良宾:当时的想法,就是想大家能够搀着走。因为当时的考虑是,朝华出问题的话,西昌电力这边,一样的也会出问题,那么这样的话大家都有影响,搀着走的话,大家都能够度过这个危机。
解说:
通过成都雅砌公司向西昌电力借款9900万元、又通过对西昌锌业虚假注资取得银行贷款3.7亿元,张良宾、张斌兄弟二人把最后的盈利希望寄托在了收购华西证券公司上,可是2004年,国家开始紧缩银根,证监会根据上市公司出现的一些违规情况,相继出台政策约束上市公司互相违规担保等行为,终于促使危机全面爆发。
同期:
张良宾:国家银行对(上市公司)互保这种情况,全部进行封杀。封杀的话,就全部只收不贷。
记者:有多大的数字?
张良宾:在2004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整个集团的贷款30多个亿。一年之内国家银行收掉我们的贷款,收了12亿还多。最后才导致我整个企业资金链条出现问题了。
30亿元的贷款规模都难以使张良宾的经济体系正常运转,更何况各银行又相继收回了12亿元贷款,资金链断裂,张良宾所谓的财富王国瞬间解体,而西昌电力的9900万元和西昌锌业的3.7亿元也被拿去弥补了张良宾关联公司的债务危机,最终,凉山州的两个企业都成为张良宾所谓资本运作的牺牲品。
邵永强:这些(张良宾的)关联公司,有些已经破产了,而有些在形式上,在法律上说没破产,但是实际上已经人去楼空。作为债权人来说,肯定要找担保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埋单。(张良宾的)关联公司用钱,西昌电力买单,形成这么一个情况。
解说:
2006年,张良宾、张斌兄弟二人利用西昌电力违规担保的10.2亿元,在各地的诉讼中纷纷败诉,各地的债权人发现在这场担保危机中惟一优良的资产只有西昌电力,纷纷要求法院查封、冻结西昌电力的账户和资产,给西昌电力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
西昌电力曾经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应该有着较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内外部监督体系,可是,为什么在短短的两三年中,张良宾、张斌兄弟二人就能非法侵占西昌电力9900万元、利用西昌电力做出违规担保10亿元呢?西昌电力的内外部监督体系又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许正模,凉山州政府副州长,主管凉山州经济工作。
同期:
许正模(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其实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个数字,张氏兄弟所占的股份大概只有不到30%,但是用这样的一种方式,事实上却控制了整个西昌电力的运作。开始我们(国资)是最大的股东,27%多一些,后来呢,在引进战略投资伙伴的时候,张斌、张良宾在股权的这个问题上,实际就埋了伏笔。本来是兄弟俩,兄弟俩各自的企业,当时并没有暴露出来他们是两弟兄,至少从政府这个角度,我们是不知道的。后来,他哥哥就把弟弟的股权收购了,一收购,他变为第一大股东,我们变为第二大股东。那么像这种关系,当时没有引起重视,这就为他们搞所谓的违规的资本运作埋下了伏笔。
解说:
张良宾、张斌兄弟二人所进行的一系列关联交易,使国有股权在西昌电力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而在当时,还没有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这就为今后可能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埋下了伏笔。胡志忠,凉山州国资委常务副主任,从2006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一直在负责国资管理工作。
同期:
胡志忠(凉山州国资委 常务副主任):我们老百姓通常讲一句话,叫九龙治水。
记者:怎么讲九龙治水?
胡志忠:九龙治水就是多个部门在管理这一块。一个是由企业主管部门,代行管理的职能,主要是负责经营的这一块;再一块就是政府的体改部门,负责国有产权的管理;再一块是财政局的二级机构,负责国有资产运行状况的管理。
记者:这种多头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运行效果是怎么样的?
胡志忠: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工作是不到位,特别是监管这一块不到位,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认知,不光是职责没到位,认识就没有到位。
解说:
失去了外部的有效监管,就只能依靠企业的内部约束。张良宾、张斌兄弟二人仅仅是第一大股东,在西昌电力,还有代表各方利益的股东所组成的董事会,为什么企业内部的监管体系也没有起到作用呢?在董事会中,王成珍就是国有资产利益的代表。
同期:
王成珍(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原财务总监):
记者:作为一个财务总监,当你要执行一项财务的这样一个账面流动的时候,是听董事长个人的决定,还是听董事会的决议?
王成珍:总的原则是通过董事会的决议来决定的。
记者:从你内心而言,你对谁负责?
王成珍:哪怕我是高管人员,我也只是一个打工的,对不对,因为我不是资产的所有者,我不是老板,所以说作为一个打工的,你说,你能不听董事长和总经理他们的吗?
解说:
身为财务总监,对西昌电力的全部财务状况应该都了如指掌,可是却惟董事长是从,丢掉了国有资产代表的监管职责。那么董事会的其他董事在重大事项上又是怎样履行自己的责任呢?
记者:你在担任西昌电力董事长期间为很多公司做了担保,这个资金达到了10.2亿的担保量?
张斌:对
记者:等于说是你个人的一个决定?
张斌:不是,都有董事会(决议)。我一再说,所有担保都是有董事会决定的。
解说:
杨承斌,从95年至今,一直都在担任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同期:
杨承斌(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实际上西昌电力董事会是被张斌操控的。一方面就是,在董事会上他的人多,过半数以上了;第二个重大问题,他就根本不拿在董事会上来研究。
记者:你们这些董事不清楚吗?
杨成斌:不清楚啊。你比如讲违规担保这些问题,事发以后我们才知道这个事。
记者:那这些决议怎么形成的?
杨成斌:都是他们自己伪造的。
记者:每一次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都有备案怎么来进行存底呢?
韩亚能:每一届的每一次会议的次序,来分别装订的。
记者:那意味着,只要是每次正式召开的董事会,决议在这里都有存底?
韩亚能:对,都有存档.
记者:能让我看一下当时在张斌任届的那个董事会的有关的决议吗?
韩亚能:可以。
记者:是哪一届?
韩亚能:第四届的,你看都是原件,都这样的,号数是编好的。
记者:张斌操作的董事会决议你们有没有相关的复印件或者等等的证据?
韩亚能:有,诉讼以后,我们从法院,就是法庭上复印过来的。
记者:这是2004年的11月29日?
韩亚能:对,这一天西昌电力根本就没有召开董事会,所以这个董事会(决议)的来历,
疑问就比较大。也可以这样解释,就是他们私下制作的,因为是没有召开正式的董事会,所以他连西电的文号没有,西电的函头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