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北京市正式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调整优化涉及19个部门。市政府共减少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27个,精简比例达32.5%。改革之后,北京市政府设置工作部门46个。(2月25日《京华时报》)
北京市机构改革是去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即“大部制”改革的地方配套改革。“大部制”改革,简言之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集中到一个部门进行管理。大部制改革,通常被认为是减少部门数量、整合机构职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一种行政管理模式。
然而我们切不可以为,大部制改革就一定能带来政府的高效率,在我看来,还必须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就是裁减冗员,改变人浮于事的局面,减轻财政供养负担,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时,裁掉了一些分管产业的部,砍掉了国务院各部委47%左右的公务员。但这些公务员,严格来说都是底层职员。因此最终仍没有走出“再膨胀”的怪圈。与此类似,2002年机构改革后,事业编制人员与日剧增,这就清晰地表明,裁减冗员在机构改革中所遇阻力之大。
去年4月,一篇《工业与信息化部迄今未挂牌内幕》的文章透露,此次大部制改革肯定不会裁员,而是逐步自然减员,即到退休年龄后自动减员。而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竟然多达10位——种种迹象表明,机构改革后“减员增效”的工作仍相当艰巨。
这与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务员是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几乎可以说是“终身制”,而当利益一旦固化,要想从外部撼动也就很难了。据媒体报道,国家正在研究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这无疑是一种制度性进步,同时肯定阻力也不小。但无论如何,机构改革要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就必须在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同时,逐步裁撤冗员,让政府机构真正实现“瘦身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