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遵循其运行规律,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运作途径,从而有可能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是一个占地10万平方米的大型粮油深加工企业,这里每年能加工20万吨水稻,但产品却不仅仅是大米,通过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益海佳木斯获得了可观收益,2007年上缴利税就有48万元。
一、水稻循环经济“点稻生金”
稻米重量的20%是稻壳,8%是米糠。米糠存储超过24小时易酸败,一般都用作饲料喂猪。而稻壳一般都会被农民废弃,其在自然环境里的降解时间大概需要5年,污染了环境。在益海佳木斯,一粒水稻,经过剥壳处理后,稻壳被输送到电厂火力发电,燃烧后的稻壳变成了天然助滤剂;米糠被送到炼油车间,提炼出的米糠油经过加工,变成优质、营养价值极高的米糠食用油,榨油后形成米糠粕,而这些产品还可以继续深加工和提炼出卵磷脂、肌醇、甾醇、谷维素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大米则成为了品牌米。一粒稻谷的加工生产,真正实现了无废料、无污染、全利用。通过发展水稻循环经济,开发新的米糠食用油,将有效补充我国食用油资源。一方面我国食用油国外依存度高,依赖进口缺口大,另一方面我国的水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如果全国的1.87亿吨水稻都采用这种工艺进行加工,将增值1300多亿元,可产220多万吨米糠油,等于增加了1.1亿亩大豆的种植面积。
同时,将稻壳作为燃料发电,既环保又能变废为宝,大大地提高了水稻附加价值。益海佳木斯每年加工水稻可达十几万吨,年发电量达到2000多万千瓦时,特有的发电装置还能减少二氧化碳和烟尘的排放。
二、水稻循环经济帮助农民增收
益海佳木斯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通过技术创新、规模经营,大幅提升水稻附加值,并确立“良种选育———订单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名牌化———副产品综合利用———高科技产品研发”的产业模式,其中,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打造名牌产品,提高农民收益,是益海佳木斯循环经济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产业链的拉长,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该企业能在收益增加的基础上,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来收购农民生产的水稻,为农民增收带来更多希望,进而提升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2006年,益海佳木斯开始发展订单农业。如何让农民得到实惠、企业自身又能实现持续发展?首先,益海佳木斯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种实际种植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水稻品种开展订单农业,根据国家制定的水稻规格标准,计算出最贴近实际的亩产,然后以企业实际需要的原粮数量,折算出最终投放的土地面积。随后与各个村里的水稻协会联系,根据当地的土地面积与其签订下水稻种植订单,再通过当地的种业经销商将种子发放到农民手里。
随后的工作便是全方位的栽培情况跟踪及考核,并派出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出现病害虫害等及时给予帮助解决。而益海佳木斯订单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就是高于市场的收购价。这个市场价是益海佳木斯的工作人员通过市场考察、对稻谷种植的全程关注所得出的。到了收粮的时候,益海佳木斯开车到村里的粮场、村民家里,有时甚至直接开到田间地头进行收购,这就为农民降低了运输成本、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都是现金付粮款,保证让农民能马上得到辛苦劳动的报酬。
在村民中提起益海佳木斯还会听到一件有意思的事,那就是益海佳木斯派来收粮的工作人员个个都是“包黑脸”,细问才知道这是因为益海佳木斯收粮的员工都非常敬业,对粮食品质绝不含糊,只有达到了标准才收、质量过硬的才收,谁也不能走后门。这不但从源头保证了收购的原粮质量,也维护了优质粮户的积极性,使得农民们更加愿意努力把粮种好。对此,村民们对益海佳木斯工作人员都是赞赏有加。
三、 水稻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增效
发展农业,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希望在龙头企业,出路也在龙头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沿袭传统方式抓农业,千家万户生产,没有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农村很难有大的发展、大的变化。佳木斯市建国乡的长发农场,是一个有着3000多亩农田的大型国营农场。场长郭凯回忆说,2007年以前由于粮食价格低,全场只有300多亩地用于种水稻。而且农民种完还必须自找销路、自己找车辆运粮,甚至发生过运粮的汽车翻车的事故,运费也在不断上涨,这些都使得运粮成了农民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无奈之下农民只能降低价格,如果遇到粮食供大于求的年景,农民损失更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影响。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的收益,2007年,郭场长和农户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农场30%的农田作为订单农业的“试验田”,和益海佳木斯签订了水稻种植合同。开春时,益海佳木斯把种子送到农户手里;到了年底,益海佳木斯的货车来到了农场,签了订单的农民坐在家就卖了粮,没有运输的成本,收到了现金粮款,而且益海佳木斯的收购价还高过市场价。签了订单的农民摸着鼓鼓的腰包,个个都喜笑颜开,这使得周围其他农户都心驰神往、跃跃欲试,决定下一年要和益海佳木斯签下水稻订单。
郭场长欣喜地说,长发农场这3000多亩地,以前大部分都是种大豆、玉米,种水稻的不多。有时水稻卖不上价,很多田地就都闲置着,青壮年都到城里打工。现在不一样了,去年那900多亩的水稻让农民多赚了钱,尝到了甜头,好多人都回来了,原先闲置的田地都用来种上水稻。今年农场和益海佳木斯的订单数猛增到了全部土地面积的90%,现在就只等着粮食丰收、坐收粮钱了,大家都说益海佳木斯是“春天种子送到户,秋天粮食搁地收”,积极性全给调动起来了。
益海佳木斯嘉里为发展现代化的粮油加工业,打造全国性大米名牌,还从国外聘请了洛克菲勒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做指导,科学耕种,在当地水稻丰收、滞销的情况下,益海佳木斯按合同加价收购,不仅解决了卖粮难问题,还保证了农民收益,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农民的高度评价。将优质水稻加工成精品大米,做成小包装进入超市,创出了品牌,这样使企业和农户实现双赢。今年的订单数量比起去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共有11万亩多水稻和少部分的杂粮、大豆,下步益海佳木斯将继续扩大订单农业的面积,推广种植优质水稻、小麦、大豆、菜籽、花生等农作物,实现优质优价,引导农民通过精耕细作提高收益,建立企业和农户紧密连接的利益链条,促进农业发展。
四、 水稻循环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和尽快改善农村面貌,建设宜于人居的良好环境,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如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哪种途径,从哪里入手,才能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好更快呢?益海佳木斯通过发展水稻循环经济,为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吸引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解决就业作出了贡献,也成为当地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推手。
据有关专家们预测,稻壳作为稻米加工过程中数量最多的副产品,绝大多数都被当做废弃物扔掉了。益海佳木斯(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益海佳木斯(佳木斯)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一期总投资近2.5亿元,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大米综合加工企业之一。2007年,益海佳木斯年稻壳发电能力达2160万千瓦时,如果全国粮食加工企业采用稻壳发电技术,并达到益海佳木斯1.75吨稻壳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水平,每年仅用10%的稻壳用于发电,就将产生30亿度电。
在建立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传统农业的个体经营、单一劳作、单一管理的生产局面将要被产业化经营格局所取代,大量新兴农业产业将成为农村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从而极大的促进农业生产、生活格局的转变,迅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与此同时,还会带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单纯的农业耕作生产转移到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兴产业上面,从而实现从农民到农业产业工人的转变。益海佳木斯的工厂全部建成后,能够安排就业人员近600人,带动农户5000户。并且,通过转化和加工增值,可以带动佳木斯市农业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高新技术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的过程,并且在佳木斯市构建“加工—种植—加工”示范性农业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项目产业领域宽,产业链条长,可形成大规模的产、购、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益海佳木斯目前还在与佳木斯市政府积极沟通,计划在今年资助一所小学,不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要推动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 乘风破浪正当时
就生产规模和产量而言,益海佳木斯还处于起步阶段,在2007年全国1.87亿吨水稻产量中,益海佳木斯的20万吨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就算再增加10个益海佳木斯也只是全国稻海里的一朵浪花,但关键在于公司所走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我国粮食产业在品质、技术、产业链价值充分挖掘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粮食行业还是个利润薄、风险大、回报低、回报周期长的产业。愿我国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站在行业制高点上,为广大的中国人民带来利益,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产品、为农民增加收入、为粮食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带来利益,使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