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 数据先知
尽管一季度GDP创近17年来最低增幅,但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已初步见效,经济下滑的速度有所减缓。经济学家们预期,中国经济可能已于一季度见底,自二季度开始,增速将反弹。
随着经济企稳,通缩压力也将逐步减弱,不过,年内不存在通胀压力。
文/本报记者方利平
一季度GDP可能已见底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继续回落0.7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分析称,导致一季度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对外贸易的大幅下滑和工业生产增长的回落。不过,近期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企稳回暖的迹象,综合这些数据的表现,可以认为,一季度GDP增速应该已经开始企稳。从二季度开始,GDP增速将在投资的拉动下出现回升。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虽然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跌至17 年来最低点,不过很可能已见底,第二季度预计将大幅反弹至7%以上。但外需减缓和企业去库存化仍可能拖累GDP。
今年主要面临通缩压力
3月份CPI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3月PPI经测算同比下降6%,环比降幅逐月缩小。
唐建伟分析称,导致3月份CPI继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仍是翘尾因素;PPI环比降幅逐月缩小,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开始企稳并回升,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刺激经济的政策使得部分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所致。
他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国面临的主要压力还是通缩。首先,短期内CPI翘尾因素、食品价格回落及全球经济疲软导致的需求下降等都将促使物价下行;其次,全球货币供应量的高增长对物价的推动作用有一年左右的时滞。但随着上述因素逐步减弱,下半年物价可能重回正增长。
鲁政委表示,同比跌幅的缩小显示通缩压力在3月略有缓解,但基于全球范围内企业仍面临继续消化剩余产能的压力,因此,短期内要看到物价状况改善并不容易,未来通缩风险仍未解除。
“三驾马车”
消费:今年将稳中有降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7%,一季度同比增长15.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交行研究部分析称,虽然消费增速上涨,但是已经呈现环比增幅放缓的趋势。在经济下行周期,企业盈利下降、失业率上升等都将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下降,这些都不利于消费的持续增长。但在政府刺激内需政策推动下,近期股市、汽车、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扩大,显示消费也不会出现快速下滑。总体而言,消费增速在2009年将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
投资:拉动GDP关键力量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比上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
交行研究部认为, 从信贷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4.58万亿元,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金额。而国内信贷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大约有1~3个季度的滞后期。目前我国信贷已经连续五个月保持高速增长,这将对投资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进而对GDP增长产生推动作用。预计从二季度开始,投资将成为拉动GDP增长的关键力量。
出口:仍将延续负增长
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20.9%、17.1%和25.1%,降幅比前两个月分别减少6.3个、4个和9.1个百分点。3月份进出口总值环比大幅增长23.8%;出口增长32.8%,进口增长14%。
唐建伟分析称,欧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功能尚未恢复,全球经济短期内复苏希望渺茫,国内企业“出口转内销”的策略和外资企业收缩在华生产线,都将导致中国出口延续负增长的态势;随着国内经济的回暖,进口有望早于出口企稳回升,未来贸易顺差仍有收窄可能。
政策预期
近期降息必要性不大
尽管经济可能已见底,但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形势仍然严峻,一方面,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复苏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短期通缩风险和长期通胀风险并存。未来宏观政策应注重改善民生和消费,并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同时,由于我国短期内面临通缩压力,而长期又有通胀隐忧,在经济数据没有根本性好转之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应该保持。但在近期贷款已经出现持续高增长的情况下,降息的必要性已经不是特别大。
洋机构看好中国经济
穆迪:政策已成功救市
穆迪经济网经济分析师Sherman Chan向本报记者分析到,中国GDP增长幅度继续往上扩大的可能性要大于减小的可能性。固定资产投资在3月形成一个小高潮,虽然这个增长主要是因为政府的投资,但是整个市场投资情绪的总体复苏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刺激私人投资的增长。
尽管出口下降,但是中国在制造业仍有收获,这是最清晰的一个信号——中国的财政刺激政策已帮助中国经济抵御了外部经济的不利影响。
美银: 全年降息54点
美国银行及美林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一季度的GDP增长确实高于市场预期,这证实了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可以阻击经济的急剧下滑的。中国的投资热情在恢复,中国GDP的全年增长会达到7%以上。中国的下半年经济增长会大大提速,中国政府在未来几个月会公布一些新的财政刺激政策的更详细内容,但是相信不会匆忙公布另一个更大的财政刺激方案。我们预期中国全年会有一个54个基点的降息。”
摩通:还将出新救市政策
摩根大通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一季度的增长是由内需主导的,因为出口在下降。三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的投资力度和商业活动比一二月更加活跃。相信全年GDP增长会达到7.2%。
CPI未来几个月仍会呈负数,但随着油价、水价、电价的调高,最大的通缩已过去,我们预测第四季度CPI将转正,全年CPI将达到-0.5%。预计全年仍会有两次27个基点以上的降息。政府还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
大摩:将呈V字形反转
摩根斯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的刺激性财政政策已令中国的私人投资、消费者信心及房地产市场得到反弹,并在形成了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会在下半年快速增长,总体将会呈V字形反转。我们之前认为中国全年GDP增长只有5.5%的预测很可能会做出修改。
另外,王庆表示,他不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会做修改,也不认为中国还需要新的财政刺激政策。
中国经济有望明年恢复正常
在昨日举办的“冶金矿产品国际会议”上,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考虑到中国政府一系列的刺激经济计划,预计中国将最先走出低迷状态,可能于明年恢复到8%~9%的正常增长状态。
樊纲指出,资产泡沫要经过6个阶段,分别是:兴奋期、触礁期、否认期、恐慌期、市场出清期和恢复期。他表示,恐慌期目前已经度过,中国市场现在进入了出清期,其表现为对资产的控制易手,由弱者手中转入强者手中,市场发生洗牌。
樊纲预计中国在2010年会恢复到一个比较正常市场状况,实现正常的增长(8%~9%)。“我个人相信中国的经济会最先走出这个低迷的状态。而世界经济的低迷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Q1数据汇总
宏观数据
货币信贷:
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3.1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比上年末加快7.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17.7万亿元,增长17%,加快8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33746亿元,增长10.9%,回落1.8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9555亿元,比年初增加45812亿元,同比多增3248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22619亿元,比年初增加56163亿元,同比多增29787亿元。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953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77亿美元。
PMI:
3月份PMI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52.4,连续4个月回升。一般认为,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
全国企业景气指数:
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05.6,与上季度相比回落1.4点,降幅明显收窄(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回落21.6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1.1,比上季度提高6.5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一季度,企业实现利润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下降态势,但工业生产增长企稳。统计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增长3.8%,3月份增长8.3%。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7%,表明了工业产销良好的衔接状况。
分类数据
股市:
今年一季度A股表现傲视全球。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30%,深证成指涨幅更是高达38.5%,而同期道琼斯指数的跌幅达到13.3%;日经225指数累计跌幅8.5%。A股一季度涨幅超100%的个股达96只,超80%的达235只,超50%的有792只。
发电用电量:
今年一季度全国用电量7809.9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02%,较前两月降幅5.22%有明显收窄。一季度全国发电量为7811.02亿千瓦时,日均同比下降1.89%,降幅比去年四季度减少2.84%。
房地产:
房价方面,3月份,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跌1.3%,环比上涨0.2%,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下降。在销售上,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3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北京、广东等地区一季度成交面积同比均有30%以上的增长。
汽车:
一季度,汽车市场结束了去年四季度的下降趋势,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增长1.91%和3.88%,产销均呈小幅增长,且销量略高于产量。但汽车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一季度汽车出口6.10万辆,同比下降62.06%。
造船:
一季度,全国造船完工量6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5.5 %;新承接船舶订单7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4%;截至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9934万载重吨,同比增12.7%。
港口:
3月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2%,摆脱了数月来的负增长,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降幅为10%,也有明显放缓趋势。其中港口煤炭发运量达到4000万吨左右,接近正常水平。
民航:
1~3月份,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同比累计增长1.3%,预计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