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反腐·疑惑 小偷与贪官为何差别待遇?
在刘晓原看来,贪污犯罪,不仅侵犯了相关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同时还侵犯了公务人员进行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犯罪性质并不轻。而盗窃犯罪,仅仅侵犯的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贪污犯罪的主体,是一群特殊人群,主要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有其他身份的特定人员)为主,他们都有固定工作和职务。他们一边拿着国家的俸禄,一边利用职务之便,用“侵吞、窃取、骗取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单位、绝大多数是国有单位的财物。
盗窃犯罪的主体,是普通人群,虽然其中某些人有职业和工作,但是大部分仍然属于“低级阶层”人员。有的走上盗窃犯罪,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
贪污犯罪的手段是“暗地”里,个别是明目张胆地进行;盗窃犯罪是乘人不注意而下手,两者作案手法非常相似。
可是,为什么对贪污犯的量刑轻,而对盗窃犯的量刑反而重?
“我猜测,是不是贪污犯原来的身份不一般,他们曾经对国家、集体、单位有过‘贡献’,对他们的犯罪行为就应当‘宽容’些?”
“是不是他们只侵犯公有财产(还有少些特定的私有财产),即使损失大些,‘吃亏’也是单位,不会有人要求严惩?”
“是不是因为盗窃犯一般是普通阶层人员,盗窃的多是私有财产。个人财产被盗,往往会使人陷入生活困境。因此社会上要求严惩偷盗人的呼声高些,立法部门在制定刑法时就想到了要处罚得重些吧。”刘晓原推测说。
刘晓原表示,希望立法部门、司法部门,在制定法律和适用法律时,千万别忘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小偷反腐·评论 小偷肃贪是一种黑色幽默
偷儿为什么爱偷官?除了收获丰厚外,有些人即使被偷了也不敢声张。
所以,小偷与贪官的“黑色幽默”一次又一次上演着。我们不禁感到疑惑:难道偷儿比纪委还厉害?我们同时要问:咱总不能把抓贪官的重担放在小偷的肩膀上吧?
胡方瑜因偷儿落马,但到头来,他不感谢组织的培养,不感谢纪检部门的挽救,却去感谢一个偷儿,就因为他偷得及时。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晓原律师评价:从效果上看,偷儿为国家肃清贪官作出了贡献,然而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