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8日)下午4时20分,市疾控中心突然接到通知,要求查找与香港第三例确诊病例同机的一位24岁的小伙子。这位密切接触者两天前乘坐CX831航班到达香港,其座位与同机香港确诊病例只有一排之隔。
流调人员迅速出动。但赶到他家时,发现他的父亲已于当天中午开着私家车,主动将体温略高、无其他感冒症状的儿子送到了地坛医院进行医学观察。流调人员松了一口气。可爱的北京市民,自觉防控意识越来越强!
连日来,通过社区,通过12320电话,通过互联网,通过手机短信,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在用平和的心态、自觉的行动,自愿地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来。一场全民御“甲”之战在京城展开……
社区:防病战役人人参与
“您好,我住在中纺里11号楼,今天,我发现我们邻居家在美国读书的小孩回来了,赶紧跟咱们街道汇报一下……”一早儿,三里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接到了来自社区居民李大妈的电话。
无独有偶。昨天上午,幸福二村社区居民詹铁慧在小区里被两名外国友人拦个正着,原来其中一个人的裤子不小心破了,想找个地方补一下。詹大姐脑子里的弦儿挺紧:“他们可别是从疫区过来的,一定得问清楚!”经过交谈,詹大姐了解到这两名外国友人来自巴基斯坦,并非疫区,才放心地带他们去裁缝店。
12320:全民都是流调队员
每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设在市疾控中心的12320就成为名符其实的热线。记者翻看电话记录,发现几乎每天都有人向这里提供一些寻找密切接触者的线索。
11日,有市民反映,自己认识的一位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中国空乘人员,与患有甲型流感病人乘同一班次飞机飞往国内,目前该空乘人员在北京尚未被医学观察。
13日,一位市民来电称自己曾在家中接待过一名5月8日乘坐NW029航班的亲戚留宿,询问自己是否需要集中医学观察。
的确,偌大的北京城,要想寻找几十、几百名密切接触者,光靠有限的流调队员,宛如大海捞针。让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特别感动的是,高素质的北京市民防控意识非常强,可以说“全民皆是流调队员”。就拿12320来说吧,几天来这里一共接到19条反映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有关信息,经核查,13条都属实,依此顺藤摸瓜,流调队员找到了15名密切接触者。
互联网:医观日记点击率高
“隔离的恐惧来自于未知。”这是一位叫仲爽的医学观察者近期更新的一篇博客。博客中如实生动地记录了自己从开始的抵触到逐渐适应的过程,以及起居细节、集体活动的各个方面,告诉大家不为大多数人了解的医学观察过程。虽然5月11日才开博,但他博客的点击量已经超过100万次,留言者也突破5000人。
“面对疫情,我们都要学会更好地自我保护。不要老往人扎堆的地方挤,这样就可以防止密切接触者剧烈增多了。”网友“蓝白”温馨提醒大家。
短信:“专业”人士落后了
市卫生监督所的陈斌这两天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有什么办法能告诉更多人,此时个人自我防控很重要。
昨天中午,他趴在办公桌上编了条短信,给亲朋好友群发了几十条:“请关注,最近研制出100%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用法=勤洗手+多通风+遮住口鼻打喷嚏,配方=吐痰要注意+脏手要注意+感冒要注意+人多通风差的场所要注意,有效期=一生,制造商:关心你的朋友。”
结果,整整一下午,他的手机短信提示铃声不断。有对他的关心表示感谢的,还有给他转发其他防控短信跟他PK的——“勤洗手多锻炼,没事别在外面转。多喝水保睡眠,亲人回国笑开颜。密友耐心等七天,病毒走了再谋面。虽然你我不常见,你的健康是我愿。”看来,不少人已经走在他这个专业人士前面了。还有的短信虽然不专业,但调侃得有趣:“H1N1防病要诀:不接吻,不拥抱,男女见面光傻笑,不上床,不同房,关键部位要设防,情要忍,意须消,媚眼可以使劲抛!”
陈斌笑了,他心里踏实了。(李学梅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