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陈天富的烦恼
两年多前,陈天富所在的出租车公司要求司机签订了一份合同,声明“自愿放弃养老保险”
5月7日,北京出租车司机,家住顺义的陈天富(化名)向记者抱怨着自己的遭遇:“公司不给我们上养老保险。我们这些农民工,找谁说理去?”
陈天富今年40岁,农村户口,在北京市一家位于大兴的出租车公司干了4年。据他介绍,两年多前,他所在的出租车公司要求司机签订了一份合同,声明“自愿放弃养老保险”。“说是‘自愿’,可谁敢不签啊”,陈天富感叹道。
陈天富说,两年多来,公司始终没给他们上这份保险。“出租这行业,干个五六年,也就干不动了。退休了,怎么办?”尽管只有40岁,陈天富却已担心起自己的未来。
陈天富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据行业人士估算,北京市在岗出租车司机超过10万人,其中70%以上都是农村户口。
记者联系到陈天富所在公司的一名刘姓副总。刘总承认,确实有类似情况存在,“社保制度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前几年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比例大约在20%至30%之间。”
“行业里很多公司都是这么干的,”刘总坦言,不过,“现在规范多了。这些员工只要向公司提出要求,我们就一定给予补偿。”
然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即便公司为陈天富如数缴纳了养老保险,现行制度并不能保证他能在退休后充分享受这份福利。按规定,养老保险必须在缴纳15年以上才有领取资格。而现实中“很多人只是干五六年就回家去了”。这样一来,农民工只能对养老金进行“清算”,即单纯取回自己缴纳的那一部分。
事实也证明,并非所有人都像陈天富这样挂念养老保险的存在。在记者的采访中,多数出租车司机并不关心自己“上了”还是“没上”养老保险。“反正,公司让交多少‘份钱’,我们就交多少。”一名年轻司机这样对记者说。
参保还是不参?
“如果不能把转移接续的工作做好,就不要提农民工养老,不要收他的钱,这样对企业对农民都没有好处。”唐钧说
那些临时性、非正规就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更是与养老保险无缘。
来自河北的张悦在北京当了1年多的建筑工人。“干我们这行,都是临时性质,有活就来,连合同都不签,哪有什么保险”。
在专门为农民工介绍工作的“西陆打工俱乐部”,接待人员告诉记者,类似家政、保安等非企业类岗位,劳动者鲜有养老保险待遇。
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保的农民工2416万人,仅占在城镇就业农民工的1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今年3月发布的“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状况调查”指出:“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除其自身保险意识较弱和缺乏主动性外,用人单位受利益驱动不愿参保,现行制度不太适合农民工就业实际状况,转移接续不顺畅,执法力量薄弱也是重要原因。”
“转移接续”问题始终是困扰现行养老制度的痼疾。由于统筹层次低,而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在从一地向另一地的流动过程中,之前缴的养老钱无法带到新的就业地,农民工往往选择“退保”或“清算”,将个人交纳的养老金部分取回,但企业为其缴纳的社会统筹却留在原地,为当地财政做出“贡献”。
2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拟定《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并将主要政策措施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该办法被视作“转移支付”问题的破冰之始。
不过,在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教授看来,征求意见稿中新办法设计依然不甚理想,“一方面,它规定了农民工必须参保,不许退保,但另一方面,对于领取养老金时‘退休地’和‘待遇标准’的规定比较含糊。收钱规定死了,发钱又不痛快。”
“两年前我就提出过,如果不能把转移接续的工作做好,就不要提农民工养老,不要收他的钱,这样对企业对农民都没有好处。”唐钧说。
社会保障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白南生持相似观点。白南生指出,现行养老保险缴纳标准通常是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企业缴纳20%作为社会统筹,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账户。“在农民工无法实际享受养老保障的情况下,这事实上是为企业及个人增加了28%的经济负担,降低了经济竞争力。
“如果有农民工问我,要不要参加养老保险,我的观点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白南生一语惊人,“不交的话,意味着农民工的竞争力会增强。你将与老板有讨价还价的能力。”
“但是”,白南生补充说,“一旦参加了养老保险,我的意见是不要停,不要退。要相信等到你退休的那一天,转移接续一定已经解决了。要对这个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