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留下的人才,比我们希望的要少”
在2004年,襄樊市采用挂职锻炼的方式从清华大学、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引进了周森峰、贺旺、卢华翔3位硕士,分别担任襄樊市建委副主任、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与该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
这是第一批“空降”襄樊挂职的人才。其中,周森峰的本科专业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考上清华研究生后,他就读于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这3名清华学生的一年挂职期满后,其挂职单位对于他们非常满意。襄樊市委组织部人才科李主任评价,这些清华大学挂职襄樊的学生是“务实,肯干,人品好”,因此,无论他们的挂职单位抑或襄樊市组织部,“都希望他们能够留下来”。
但最终,除了周森峰以外,另外两位都离开了襄樊。为了留人,李主任劝说过,“但还是尊重他们自己的意见”。其中,现年30岁的贺旺,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去年7月由中组部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选派挂职灾区,目前已是北川县最年轻的副县长。
从周森峰那批开始,每年襄樊市都会从清华大学引入3名左右的学生挂职襄樊党政机关,从2004年至2009年,襄樊市委组织部通过这种挂职方式引入了清华大学人才近30人。2007年,襄樊市委也将挂职党政机关副处级的干部资格调整为博士生。
“挂职”,也成为襄樊市引进人才的一种新形式。2007年年初,当地媒体披露,时年25岁的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樊朝宇,在2006年7月被襄樊市组织部门作为特殊人才安排到襄樊市环保局“挂职”一年,担任襄樊市环保局副局长,与樊朝宇同来襄樊挂职的另外两名清华大学硕士,分别被安排在襄樊市水利局和襄樊市汽车办任副局长、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