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8点55分41秒,东方网记者在上海科技馆拍摄到的“初亏”照片。
7月22日上午,日全食。
这些天来,等待观测日全食,几乎成了一件发自民间的天文盛事。对此感兴趣的,不再仅仅是天文爱好者,而是普及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民众。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8.4%的上海市民有观看日食计划。虽然很遗憾,在上海,未能拨云见日,但许多市民还是从电视、网络直播看到了日全食的壮观景象。
不仅在上海,记者在宜昌、在重庆、在其他观测点,都目睹了公众共同观赏这次堪称最大、最壮观、最完美的日全食的盛况,并发来了报道。浦东边检方面统计,之前已有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天文爱好者入境,大量港澳台同胞也纷纷赶来,80个南航航班可观赏日全食,有游客包下南航头等舱“逐日”……
这次日全食热潮,给公众上了一堂很好的科普教育课。日全食的发生,也为科学研究、观光旅游带来了机遇。从观“日全食”热,让我们想起了平时的科普教育现状之冷。
在现代社会,商品既是科技物化的成果,也是科技信息的载体,覆盖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我们对科普的需求越来越高。但问题是,看报纸,科普版面往往枯燥单调;给孩子买书,值得看的科普读物少之又少;看各种用品的说明书,不仅难懂而且很是乏味……
科普教育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因为受到升学考试、市场经济冲击,使一些人往往忽略了科普教育的公益性和重要性。这些年出版的高质量科普读物很少见,社会对科普作家评价过低,导致了一个恶性的科普出版循环链。而媒介宣传方面,科普版面、栏目越来越萎缩。而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家、科技宣传者又往往很难建立良性的合作机制。这样,就直接影响到公众科普水平的提高。
虽然近百年来西方科技发展处于强势影响地位,但国内公众对科技的了解,还停留在编译外电或健康养生等较低层次,而国人对古代的科技经验,也缺少整理传播和正确认识,还有些科普报道将自然现象“神秘化”,追求卖点。这都影响到国人对健康、生命奥秘、天文地理、气候变化等的认识和探索。
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的现代社会科普方式,才是比较经济的科普方式。我们当然不奢望一次“日全食热”能大幅度提高公众的科技认识能力。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借此机会,带动全社会的科普热。虽说日全食百年难遇,但在生活中,能够引起公众兴趣的科普话题还是不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媒体工作者都应该做有心人,做科普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