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地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鼠疫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啮齿动物。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现肺鼠疫疫情,截至目前已确诊病例12例,其中2例死亡。青海省已对疫源地依法封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疫源地及周边已封控
青海省卫生厅8月1日晚11时许发布新闻称,7月30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镇发现疑似鼠疫疫情,经实验室48小时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专家确认为肺鼠疫。确诊病例12例,其中首例死亡的病人是1名32岁的男性牧民,其余11人主要为死者亲属。现10例患者继续在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病情稳定。对隔离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均未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疫情发生后,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州、县立即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关专家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跟踪管理、疫源地处理等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子科滩镇及周边地区已依法封控,当地物资保障充足,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感染者曾发热咳嗽咳血
又讯另据央视报道,在发生首个死亡案例之后,其余11名感染者曾出现发热咳嗽吐血等症状。中国疾控中心鼠疫防治专家夏连续目前已经到达疫情发生地。夏连续介绍,鼠疫在中国是较古老的疾病,已被列入甲类传染病。
我国鼠疫疫源地分布
我国现有11块鼠疫疫源地,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青藏地区较容易发生鼠疫疫情,而且毒性很强,这和当地特定的外环境有关。”广东疾控专家指出,一是作为历史上多发的疫源地,野外一直存在鼠疫杆菌,二是当地农牧民有剥食喜马拉雅旱獭、喜马拉雅田鼠的习惯,而这两种动物都是主要宿主。
相关资料:鼠疫
鼠疫(Pestis)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也叫做黑死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本病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世界上曾发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我国。1793年云南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充分说明那时在我国流行十分猖獗。
鼠疫防灾应急应急要点
家中或单位发现死老鼠,应立即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如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立即将病人隔离。
由专业人员对病人用过、接触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毒。
专家提示
接触过鼠疫病人者应主动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立即采取统一的灭鼠、灭蚤行动。
发生疫情,须服从当地政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挥。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