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一名8旬老太太,经过海口疏港大道电力村附近斑马线时,一辆黑色轿车将老人撞飞,老人当场死亡。
肇事司机表示,当时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看到老太太时,刹车已经来不及。该路段限速为70公里每小时。
2007年6月26日上午,一位女子在南沙路新华市场附近横过斑马线,被一辆中巴车撞飞出数米外,后又被车轮卷进车底……
肇事中巴车的售票员表示,中巴车的刹车不是很好。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停车让人。”法律让人行横道(俗称“斑马线”)成了一条行人的生命保障线,但以上的一幕幕却让人痛惜。
本该安全的斑马线上,为何事故频发?能否最大程度地减少人、车矛盾,保障行人安全?日前,本报在街头对约100名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实地调查了海口市内几十条斑马线。
到底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
每个驾驶员在考驾照时都要接受这样的教育:“礼让斑马线”。
7月1日的那起交通事故中,司机在遇到斑马线时时速仍保持在60公里每小时,尽管没有超过限速,但很显然,他没有“礼让斑马线”的意识。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在非十字路口,一些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部分驾驶员“礼让斑马线”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现在过斑马线一点安全感都没有,车辆过斑马线时都不会减速,都是呼啸着冲过去。”在海秀中路农垦二供前的斑马线上,等待过马路的杨女士埋怨道。
记者发现,在这条斑马线两边,视线非常好,但许多司机即使是看见有老人、孩子等待过马路,也不会减速行驶,偶尔只会鸣一下喇叭“警告”一下。
“我们只有很多人一起过斑马线时,司机才会极不情愿地将车停下来,而即使这样,有的车还会硬过。”杨女士说。
在大同路、玉河路、龙华路等路段,这样“车不让人,人也不让车”的情况同样存在。一些行人在过约10米长的斑马线时,经常要分段走,被挤到路中间后,常发生汽车和行人抢道的情况。
司机王先生说:“行人从斑马线过马路时为何就不能等一等,等车流量小了再过,因为车流量大的时候我们也不好减速,这样容易造成交通阻塞。”
“不是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吗?既然有车让人制度,别说汽车遇到斑马线应减速,就是在一些没有斑马线的路段,遇到行人,特别是老人小孩都应该减速,让行人先走。”市民罗先生反驳道。
律师林家旺告诉记者,既然斑马线设置是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那么在斑马线上,首先应当强调的就是行人的路权,车让人是必须的。
数字:
调查中,37%的人表示,在大部分地方都感觉过马路很难,53%的人表示,在少部分地方感觉难,6%的人表示,在所有地方都感觉难,只有4%的人表示,过马路不难。可见,过街难是城市的一大难题,急需破解(见表1)。
对于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的问题,81%的人表示,应该是车让人,5%的人表示,应该是人让车,10%的人表示,应该是互相礼让,还有4%的人表示看情况而定(见表2)。
斑马线设置是否合理
斑马线不是过密就是过疏
根据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在城市主、次干道的路段上,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宜为250米-300米”。
但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按照这个标准,海口的一些非十字路口的斑马线设置,不是过密就是过疏。
在人流量和车流量非常大的解放西路,除了西边的人行天桥和东边十字路口的斑马线外,基本没有其他斑马线或斑马线不清楚。在该路段上,行人横穿马路,行人与机动车抢道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海德路,约700米长的路段上有5条斑马线,虽然这里人流量不是很大,但基本上是每个小区门前就有一条斑马线。
在滨海大道,斑马线很长一段距离都没有,一些行人为图方便,冒险横穿马路。
在红城湖环湖路路口,明明留了人行通道,却没有设置斑马线,行人每次通过这个路口时总是提心吊胆。车辆行驶到这里也没有减速,经常险象环生。
在海秀中路和海秀西路,虽然是六车道,但是马路中间没有安全岛,行人不可以暂时驻足,车辆来往穿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根据调查,频繁遭遇人行横道,可能会降低司机的警觉性,易造成车与行人的矛盾。
斑马线“紧贴”小区和公交站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海口道路在设置非十字路口斑马线时,主要是考虑设在大的小区、医院、单位门口或者公交站台旁边,以减少群众绕行距离,让群众自觉地过斑马线。
但记者在海德路现代花园旁的斑马线上看到,一些从小区出来的车辆为了不压道路中间的黄线,就从斑马线直接行驶过去,给在斑马线上的行人造成危险。
在金宇东路公交站台旁边的斑马线,公交车进出站十分频繁,交通原本就已拥挤,再加上行人过斑马线,导致交通更加堵塞。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龙华路省人民医院龙华门诊部前的公交站台。
非十字路口斑马线没有红绿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斑马线,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行人与机动车抢道的情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斑马线主要在非十字路口,因为这些斑马线一般没有红绿灯,没有摄像头,一些司机开车比较没有顾忌。
在南大立交桥下,设置了好几条斑马线,但都没有红绿灯,车流、人流量高峰期,这里的抢道现象十分严重。7月4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这路段看到,一名6旬老太太带着小孙子过斑马线,但是过往的车辆似乎根本没有看见,老太太几次想“强行”过马路都不行。
数字:
对于在斑马线上发生的交通事故,38%的人认为是因为斑马线设置不合理,比如位置不当,斑马线或密或疏,没有安装红绿灯等。
44%的人认为,应把责任归咎于车辆的驾驶者,在斑马线上“车让人”是永恒的铁律。
13%的人认为,行人也有一定原因,比如明明是绿灯,机动车在行驶时,行人却要穿过斑马线。还有5%的人表示,根据具体情况,才能判断事故的原因到底在哪一方(见表3)。
行人为何无视斑马线
龙昆南路是海口的繁华路段之一,道路宽敞,路况好,车速快。为了方便过往行人,龙昆南路设立了多处斑马线,并安装红绿灯,每处斑马线都有交通协管员站岗。但遗憾的是,不少行人还是我行我素,在宽约百米的路上违章横穿马路。
6月22日上午9时至10时,记者在龙昆南海德路口处“蹲点”,这个路口距离人行道只有约50米的距离。一个小时内,有近20起行人违章横穿马路现象,平均3分钟一起。
当天上午9时10分许,一名男子从海德路口横穿马路到对面,见到记者拍照,这名男子赶紧摘下戴在胸前的工作牌。“为什么要违章横穿马路?知道这样危险吗?”记者问道。而这名男子没有回答,小跑躲开记者。
当天上午9时14分许,一名男子驾驶一辆载了不少货物的电动自行车横穿马路,电动车突然加速想过马路,但电力不足显得十分缓慢。这时,纵向行驶的一辆小轿车来了个急刹车,差点撞上电动车,后面的车辆也跟着急刹车,险象环生。
小轿车司机蔡先生告诉记者,夏天天气炎热,剧烈的阳光直射到车玻璃后反光,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对这些横穿马路的行人和电动自行车一下子难以看清楚。再加上小轿车在龙昆南路上的行驶速度一般在60公里每小时,刹车不易,这种情况十分危险。
记者在龙华路、解放西路上发现,这里虽然有人行天桥,但是许多人还是横穿马路。
“现在天气这么热,龙昆南路人行道又分成两段,没有遮阳的地方,每次过马路都要等上三四分钟,要是中暑了怎么办?”
“我是赶时间办事,没办法,在人行道上等红绿灯太久了,来不及。”
“为什么不多开几个人行道,这样大家不都方便了吗……”
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些违章横穿马路的人这样向记者解释。
除了在龙昆南海德路口外,在该路段的其他地方,也时常出现行人违章横穿马路的现象。违章横穿马路的人,一般是小心翼翼地站在路边,乘着车流的空隙就冲过去。
一名违章横穿马路的行人这样告诉记者:“每次横穿马路我都很‘小心’,司机会看到我的,应该不会出车祸吧?”正是这样的侥幸心理,行人违章横穿马路的险象才不断上演。
数字:
针对过马路难的问题,28%的人建议,应该重新设置斑马线,利用率低、相距太近的可考虑取消,颜色太浅的应加点色。在一些行人经常乱穿马路的地方,做个调研,看看有没有必要增加一些斑马线。在6车道及其以上路段设置的斑马线,应设置安全岛供行人停留,在安全岛设置固定栏杆,引导行人只能走斑马线。
25%的人表示,在所有的斑马线上,都应设置红绿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车辆或行人抢道的情况。
还有30%的人表示,应在行人过街的繁忙路段,设置过街天桥,17%的人表示,也可以考虑设置人行地道(见表4)。
维护交通秩序最根本靠意识
记者从市交巡警支队了解到,针对汽车过斑马线不减速,交警部门也经常检查,但交警的力量有限,马路上的秩序还要靠大家来共同维护。驾驶人要尊重行人,因为行人在马路上处于弱势,让行人和车辆共同拥有自己一条安全的防护线。同时,行人过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只有这样,斑马线才能真正成为行人通过马路的一条安全通道。
有专家表示,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的社会正从“人车混流”向“人车分流”的方向进步。实现“分流”除了靠设施,最根本的是靠意识。
大型路口,车辆与行人都必须依据信号灯指示。在国外,只要有一个方向车行绿灯亮起,所有行人都必须止步,哪怕是同方向。而等到有一个方向的行人开走,所有方向的车辆都红灯停驻。
对于没有信号灯只有斑马线的路段,“弱者优先”,车辆必须让行人。
-他山之石
爱心斑马线
日前,爱心斑马线亮相西湖边。交警在斑马线上添画了五颗外白内红的心形标记,使之成为西湖边首条特别倡导“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的“爱心斑马线”。据现场的协警反映,在斑马线上画上醒目的“爱心”后,对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还是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不少行人也会注意适当停留。
彩色斑马线
一般的斑马线为白色平面斑马线,警示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台州、成都等内地一些城市已经使用了彩色立体斑马线,能给司机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起到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