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仙的来处归属,不仅仅牵动着江油、安陆两地人的神经。记者近日采访正在《十月》杂志连载长篇散文《醉眼看李白》的著名诗人车延高时,诗人表达了对“李白故里”争议的看法。他说,李白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无论江油还是安陆,都应将李白文化发扬光大。
在湖北,李白成了个“大写的人”
“李白出生在什么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什么地方让自己成了一个大写的人。”车延高认为,出生地最多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他所关心的是李白如何把自己大写成浪漫主义诗人,“仔细分析,李白的成长历程,与湖北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浪漫主义诗歌有两座高峰,一是屈原,一是李白,很有幸这两座高峰都与湖北有密切的关系。”车延高说,李白25岁仗剑出蜀,云游楚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其艺术生涯最重要的阶段就在这里度过,“他是湖北的上门女婿,在湖北开创许多个人生中的‘第一’,也留下150多篇诗文,其中直接畅抒湖北的有62篇,《月下独酌四首》、《行路难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都是诗人行走湖北时留下的不朽吟唱。”
车延高说,关于李白生平,有“陇西成纪人”、“谪居碎叶”、“本家金陵”等多种说法,但最著名的恐怕要数《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诗句,“这何尝不是诗仙言之凿凿的自我交代?”
故里争议是对文化软实力的看重
在车延高看来,江油与安陆之间产生的“李白故里”争议并非坏事,它折射出的是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两地都将李白这位世界级的诗人视为自己的文化资源,意识到了文化给某个地方带来的附加值。
车延高说,浩瀚千年过去,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事实其实早已模糊在岁月中,所谓研究结论,常常只是根据史料进行的考证与推想,“因为前人有李白出生在新疆或前苏联的说法,所以江油称自己‘李白故里’,未必就一定能站住脚。其实文化本来就不该有地域之分,两座城市都应该珍惜这个重要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加以运用,把李白文化发扬光大。”
醉眼看诗人,李白应有想象空间
《醉眼看李白》是车延高正在连载的一部长篇散文,已写成15章,十余万字。车延高说,自己试图从文化视角解读诗人,其中既有史实,也有艺术的成分,之所以用“醉眼”入题,是想给自己留下发挥的空间,“李白不仅仅存在于历史考证之中,他更是一个文化形象,渗入中华文化血脉之中,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记者范宁)
李白在湖北的多个“第一”
诗人车延高经过多年研究,整理出李白在湖北的多个“第一”,其中既有历史记载的史实,也有民间传说的美谈,车延高据此认为,湖北不仅养育了李白,而且成就和放大了这样一个文化上的李白形象。
-第一个落脚点是湖北。李白出川后,首先落脚荆州江陵,之后久居安陆的寿山和白兆山。
-第一次婚姻在楚地。李白以入赘方式娶许宗璞为妻,可以说是湖北的上门女婿。
-第一篇最畅销的赋在此写出。《大鹏赋》“名动京师……时家藏一本”,创下大唐“发行之最”。
-第一首长诗在此诞生。《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正是写于京口镇,乾元二年深秋。
-第一次提出“匡君济世”的政治理想和“功成身退”的行动纲领。
-第一次放下自己的狂傲不羁,黄鹤楼前吟出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搁笔而去。
-在这里写下中国第一篇最短的文学评论:全文仅十个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据传,李白在安陆白兆山种下第一棵也是唯一一棵银杏树。
-在湖北遭遇人生第一次直接打击,被到任安陆的裴长史定下“出身不好、行为不轨、才能平庸”三大罪名,以致李白连夜写出《上安州裴长史书》。
(摘编自车延高文《李白——我本楚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