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人均资产过百万的“天下第一村” 俯瞰华西村居民住宅区一角(10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华西村学过大寨,也深入反思过小岗模式,但最终选择了一条有自我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以粮为纲”使华西村“当家人”吴仁宝痛切地感到,单靠农业只能维持温饱和简单再生产,农民要真正富起来,非发展工业不可。于是,华西村率先办起了一家小五金厂。为了保密,工厂建在树林里,在隐姓埋名的十年中,为华西村创造了几百万元的利润,农民收入分配的一半来自这个厂。
这中间,华西人内心的搏斗丝毫没有停歇过。以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标志,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各地推开时,华西村集体经济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分还是不分?
吴仁宝认为,中央政策的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富裕起来。在僵硬的人民公社体制和“大锅饭”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分田到户是非常必要的;而华西村每人只有半亩地,集体经济已经壮大,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为什么一定要分呢?
最终,本着对中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精神的理解,华西村没有分,实事求是地坚持了自己的道路。吴仁宝坚持把全村600多亩良田集体承包给村中的30名种田能手,而将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正在蓬勃兴起的企业中。20年后,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后盾,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农民。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
今天的小岗村活跃着一批被誉为新一代创业者的“特殊村民”。 2006年5月,安徽科技学院学生苗娟等3名大学生丢掉“城里的五彩生活”,来到小岗村创业,利用所学技术养殖双孢菇。这缕从体外注入了小岗村的新鲜血液还包括安徽省财政厅下派至小岗村的党委第一书记沈浩。
此举引发了强烈的辐射效应。南京农业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的30名大学生相继走进小岗村。他们用所学的专业和技能建起拥有159个大棚的双孢菇种植基地,带领村民建成占地600多亩的高科技葡萄栽植示范园。中国农村第一个大学生民兵组织——“小岗村大学生民兵班”建立了,“大学生小岗村创业基地”也初具雏形。苗娟告诉记者:“小岗村和我们外来大学生这两股力量,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在沈浩支持下,大学生们利用民兵夜校、村民广播、小岗村网站,不断向村民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富民政策;协助村委会制定村民道德规范,组织开展“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评比活动,促进了村庄和谐新风的形成。当年的18户“大包干”带头人的第二代,有的创办科技节能公司、有的创办双孢菇合作社,正在崛起为新的中坚力量。
传承了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新一代大寨人,过上了老一辈人连做梦也不敢想的生活。“城里人有甚,大寨人就有甚。”大寨村会计贾海文这样形容村民今天的富足生活。今天的大寨,实现了从免费上学、养老看病到生产、生活的集体化服务,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幸福。
记者在华西村采访时,恰遇被称为“华西三代”的吴昊。留学回国后,他担任华西村在墨西哥开办的公司的总经理,开发当地的铜矿。“华西二代”吴协恩则十分注重引进人才。在他的倡导下,华西村大量引进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目前华西大中专以上人才已达3000多人,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血液。
“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坚持共同富裕的华西人始终“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从1994年起,吴仁宝采取“东西合作”的方式,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10万人脱贫,先后在宁夏和黑龙江兴办了“塞北华西村”和“关外华西村”,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吴仁宝认为,“扶贫先扶人,扶人先扶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帮助中西部地区培训乡村干部和乡镇企业管理人员的免费训练班,在华西开办起来了。2006年初,他又提出了“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的新思路,决心与周边共建大“华西村”,实现共同富裕。
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这三个村的发展道路为“以人为本”做出了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