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庆阅兵参阅火炮由骡马牵引通过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首都军民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新中国举行了第一次盛大阅兵式。朱德总司令在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陪同下检阅三军。
“盛况让我至今都感到非常激动!”北京军区原炮兵副政委、现年82岁的北京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老干部王建民告诉记者,开国盛典大阅兵炮兵方队由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组成。他当时任某部组织干事,是应邀上观礼台的基层代表,因此对受阅炮兵部队特别关注。
他说,当时炮兵方队是第四个通过天安门广场的队伍,以轻迫击炮、重迫击炮、战防炮、山炮和野炮、榴弹炮、高射炮等7种上百门火炮阵容出现。火炮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依次前进,有的火炮是用骡马拽着通过天安门的。
传统教育是新兵来队的第一堂课。
曾参与新中国多次国庆阅兵的北京军区原炮兵司令部处长张军告诉记者,开国大典受阅炮兵部队装备,全是从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队手里缴获的战利品,其中参加阅兵的90野炮和38野炮,不仅身管短,两个轮子有的还是木轮子包铁皮的。尽管当时我军武器装备还很落后,但场面恢宏、壮观,大气磅礴,全体受阅将士以昂扬精神状态、威武雄壮阵容出现在国人面前,并向世界发出了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信心、有能力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正因为如此,开国大阅兵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抚今追昔,两位“老炮兵”感慨万千:“历次阅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国庆35周年和国庆50周年阅兵,炮兵装备发展很快,一次一个样,次次大变样,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啊!”
北京军区某炮兵旅参加了从开国大典到建国50周年庆典的13次国庆阅兵。现任参谋长赵德斌介绍说,该旅组建于1944年3月,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主要任务是保卫首都安全和实施机动防卫作战,是中央军委指定的全军唯一的迎外炮兵部队。在开国大阅兵上他们是牵着骡马炮、拖着战场上缴获的‘万国牌’杂牌火炮通过天安门的。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这支部队驾驶的是我国制造的火炮,但队列中仍然有老式榴弹炮、高射炮;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这支部队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是清一色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包括国产火箭炮在内的机械化方阵。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这支部队再次阵容一新,主战火炮全部更新换代为自行火炮。其中,两人操作的一门自行火炮,火力足以相比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炮兵连。这种巨大变化表明,我军建设经历着一场深刻革命,正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阅兵式是展示国防和军队发展进步的一个窗口。”北京军区司令部军训和兵种部炮兵防空兵处处长王静说,开国大阅兵,以步兵、骑兵为主,炮兵等所有技术兵只占16400名受阅官兵的3%,有骡马炮兵穿行天安门广场。那时我军500多万人绝大多数是步兵;国庆5周年阅兵,技术兵种与非技术兵种比例为1比1;国庆10周年阅兵,技术兵种与非技术兵种比例成为3比1;国庆35周年大阅兵,炮兵等技术军兵种方队大大增加,战略导弹部队首次露面震撼了世界;而国庆50周年大阅兵,高技术军兵种成为我军主战力量。52个方阵中,纯步兵方队下降到2个。陆军的炮兵、装甲兵等兵种已占70%,海军作战舰艇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近30倍,空军从单一机种发展为有歼击机、加油机等多机种,二炮形成了远中近配套打击能力和威慑力。
王静十分自豪地说,我军炮兵诞生于八一南昌起义。1950年8月1日,炮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至此,被誉为“战争之神”的炮兵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1985年7月,为加强陆军部队的合成,除保留部分炮兵部队作为预备炮兵外,其余大部炮兵部队统一整编为集团军和步兵师的队属炮兵。如今,炮兵阔步迈向数字化,正在成为集火力打击、战场侦察、电子对抗等于一身的多能数字化炮兵。今年国庆60周年阅兵,将展现炮兵最新的强大军事力量和昂扬精神风貌。
“祖国啊,请您检阅!”建国以来的大阅兵展现了‘战争之神’和其他军兵种的威武雄壮豪气,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骄傲和几代中国军人的光荣与梦想,它作为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深深地镌刻在了共和国的碑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