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基层突出实践特色——农村转变方式开拓致富新路,城市更新理念提高服务能力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这两项农村基层的重要工作成为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转变方式、优化结构、提高能力,解决发展方式粗放和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都成了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探索的课题。各地还围绕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农民医疗、社保、教育等民生问题,上下联动,着力解难事、办实事。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乡、镇、村的学习实践活动中,结合当地农业优质粮、蔬菜、水产、奶等主导产业特点,确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载体;甘肃省山丹县在学习调研过程中,结合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从农、林、水、牧等部门和各乡镇站所抽调专业人员,开展基层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黑龙江省铁力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结合当地属于林农交汇区的产业特点,引导各乡、镇、村通过生态良好单一优势向“生态优良、产业发达”双优势经济转型,推进新农村建设。
浙江省湖州市有机衔接两批活动,开展部门结对联村活动,由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市、县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分别联系结对一个村,形成融合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注重批次互动,运用好第二批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发展共识、富民惠民政策、体制机制成果等,组织开展“两批四级联动办实事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各地街道、社区努力上下联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应对城市化进程挑战,推动街道、社区更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理念,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城市街道、社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坚持错时工作,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度,要求社区干部三分之二时间进家入户、深入群众、全面掌握社区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先锋道街道以党组织和党员“双结对”活动为依托,以“爱心超市”为载体,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针对困难党员,采取“互帮互带”,组织党员干部与生活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开展“面对面陪学”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援助和“送温暖”活动;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在街道社区以“帮民解难暖民心”为活动载体,围绕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开展环境绿化美化、公用设施维护、民事纠纷调解、治安防控巡逻等服务。
上海市努力在城市街道、社区建立健全听民意解民忧的新机制,同时建立自助互助机制、窗口受理服务机制、协调协同服务机制;北京市围绕构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格局,把重点整改城乡接合部50个村作为统筹城乡党建切入点,通过加强党建,推动城乡接合部建设;天津市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以此带动新型街道社区城市管理、社会治安、解难助困、服务居民、社区建设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特别是着力解决农民向社区居民转变后的就业问题;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开发区,采取“一协商三关注”模式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即民主协商、科学制定动迁计划,关注村民就业、关注集体经济、关注社会保障,让村民失地不失业、不失利、不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