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2月11日电(记者 林艳兴 张辛欣)“国际市场价格大涨不会带动国内市场大涨,中国旱灾没有也不会直接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供应,造成粮价大涨。”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1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是国际炒家借灾炒作涨价预期,加剧了国际粮价异常波动。
最近,国际期货市场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月9日,中国国内期货市场强麦已经突破3000元/吨,早籼稻期货主力品种也上试了2700元/吨大关。有关国际组织发表预警称,中国干旱可能对世界粮食市场造成冲击。
作为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中国北方小麦产区正面临严重干旱,已引起国内外市场关注。9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扶持粮食生产10条措施,以应对干旱威胁。10日,国务院又召开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落实促粮政策,夺取农业丰收。
李国祥认为,中国粮食市场和世界粮食市场素来隔着“防火墙”,二者之间互相略有影响,但不存在决定性的关系。依靠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粮食库存消费比和95%的自给率,中国将力保自身的粮食供应。
数据显示,2010年,国际麦价因俄罗斯等地灾害全年上涨近45%,但中国国内麦价仅上涨5.1%;2007年,全球麦价同样因减产而上涨88%,而中国仅上涨6%。
2010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4641万吨,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粮食产量“七连增”。这是中国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砝码。专家表示,如果市场粮食供应出现短缺或者价格大幅度上涨,不排除国家抛售储备粮来保障市场供应,平抑粮食价格。
刚刚出台的“国十条”在冬小麦产区扩大了抗旱浇水和旱区县级抗旱服务队补助范围,还新增了10元/亩的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新出台了东北水稻育秧大棚补助和西南西北玉米覆膜种植补助,还提高了稻谷最低收购价。
中国政府向来有较强的抗灾动员能力。过去几年各类极端天气造成大小灾害频发,但中国粮食产量却连年增长,便是例证。南方粮食交易市场总裁助理熊学华认为,此次出台的“国十条”及时有力,针对性强,其顺利实施一定能够把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目前中国夺取夏粮丰收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政策信号强,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管粮积极性,减少灾害损失;冬麦区河湖蓄水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春灌用水有保障;播种面积略有增加,冬前苗情基础好。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北方小麦主产省冬小麦播后镇压5780多万亩,同比增加1950万亩;冬前浇灌1.78亿亩次,同比增加1.18亿亩次。韩长赋说:“冬小麦全生育期230天左右,目前生育进程才到一半,中后期回旋余地较大,夺取夏粮丰收是有希望的。”
“今年中国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幅度会有回落,不可能像去年一样持续上涨。但要大幅度下降,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也不可能。”李国祥表示,由于大量的粮食库存和抗灾成效的显现,中国粮食市场后市将呈温和可控态势。
“借灾炒作涨价预期,是当前国内外期货市场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无论是2008年的世界粮食危机,还是2010年的国际粮价波动,都活跃着国际炒家的身影,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
程国强说,国际炒家拿预期当题材,在期货市场上大肆炒作套现获利,带动现货市场跟涨,放大了灾害的减产预期,加剧了国际粮食市场的异常波动。这值得各国密切关注,并加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