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北京3月6日电 一个家庭,需要精心打理才能幸福美满;一个社会,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才能和谐稳定。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这一话题引发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的热烈讨论。
社会管理必须重视
当前,我国既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直接反映在社会管理领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认为,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多讲经济,但社会管理方面的分量还显不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蔡奇认为,首先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发展经济和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两大基本职能。但目前在不少地方,政府职能缺失,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政府便手足无措。第二,要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不是管群众,而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完善社会自治。要让群众管“过程”,政府管“结果”,要转变作风,走进群众了解疾苦,服务群众,寓服务于管理中。第三,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目前,我省有近4万个新社会组织,需要加强社会组织管理,让其发挥积极作用。
蔡奇说,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很重要,这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一环。舟山实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既服务群众又实现有效管理,这种模式要进一步在全省推广。同时,要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信访工作不是“劝访”,是扎扎实实的群众工作,应该着力帮助上访群众解决问题。还要加强社会管理的法律建设和体制建设。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已涉及到各个领域。因此,必须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以人为本才是核心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提了很多也很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梅珍说,比如“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认为,从这点上讲,政府必须增强公信力,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不断提高。”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光建议,通过国家立法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这样,有利于在公务员队伍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枫桥经验”值得借鉴
“‘枫桥经验’的主旨是‘党政联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从这点上说,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可以推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说,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到检验和衡量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及科学发展水平的高度来对待。
赵林中说,为确保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可以借鉴和创新“枫桥经验”。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模式和做法,探索建立“统一领导、富有活力、完善配套、规范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把社会管理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之中,走上依法管理、人本管理轨道,营造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氛围。同时,建立社会管理大调解工作格局。配套政策,开展社会管理事业建设中的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
建设基层服务平台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优化基层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任务。
“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要着力改革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促进社区自治。”全国人大代表、省民政厅厅长吴桂英说,2008年以来,浙江率先全面实施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构筑公共服务基础平台:编制了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组建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提供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和计生等配套服务。同时,始终突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眼下,农村社区不仅成为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平台,也成为民主民生互促的平台,农村基层管理服务新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