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线》2011年3月7日播出:杨外长为何感叹中国人“做人难”,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劳春燕:
今天上午10点,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举行中外记者会,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方面的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有媒体评价说,在两个小时的答问当中,杨外长是淡定从容、妙语连珠。当有记者提问说,对于中国认购欧洲国家债券的举措,国际上也有一些声音表示顾虑的时候,杨外长动了感情,发出了下面这样的感叹,我们一块来听一下。
(播放短片)
杨洁篪 外交部部长:
我不知道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要提到战略的高度来分析,中国人做人也蛮难的,朋友希望我们施以援手到底是做还是不做,不做有人说话,做了也有人要说话。
正在评论:杨外长为何感叹中国人“做人难” 主持人:
做人难,难做人,杨外长这一次真的是在发感叹了,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外长何出此言?
专家观点:“大国崛起”全新模式西方还不相信
洪琳特约评论员:
应该说这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这样的一个困境。就是你的经济,比如说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的时候,大家对你国力的增强不是很相信,而且也担心,发出了中国威胁论这样一种论调。而当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很多国家又对中国这种发展模式,这么快的速度能不能够延续下去产生了某种担心,这时候他又强调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如果你的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对整个世界都是一个负担,他又提出了“中国崩溃论”。因此就像杨外长所说的“做人难”,我们发展好了你担心,我们去援助别人你担心,但是如果不援助别人,我们自己出现了问题你也担心。
这个过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心态,中国这种发展模式西方很多人,包括很多媒体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并没有认为中国这种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以往这种大的国家发展、崛起的过程中不外乎几种模式,殖民地时代像英国,包括二战之前的日本,等等是靠战争获取一个资源,而到美国是另外一种模式,就是说别的国家,主要的国家陷入战争的时候,它在战争之初并没有卷进到里面去,可以和平的发展,包括卖军火积累自己的财富,而到了战争的末期,加入战争以后,他可以捞取胜利的好处。而且在别人没有能力收拾这个残局的时候,就是战争结束以后,自身的实力相对渐强,它可以更好的主导战后利益的分配。但这两种模式到现在看显然不可以。
因此中国这种和平的模式按照西方人的逻辑,很多西方的政治家,包括媒体,他们不认为,他不相信,所以说中国所开创的这种全新的以“和”字,和平为理念的和平崛起,就是构建和谐世界为主的这样一个目标,在西方人眼里就觉得不可相信。因此杨外长发出这样一个感叹,中国怎么发展,速度快也罢,慢也罢,西方都认为不是一个好的模式。
主持人:
到底谁在说这样的话,是什么样的心态在说这样的话?咱们中国怎么样能够在这一片议论声当中和平的崛起?进段广告,广告之后我们继续。
广告之前抛了一个问题给两位专家,到底是谁在说这样的话,谁在以这种酸葡萄的心态在说话?
专家观点:担忧来源于“看不透、吃不准”中国 刘江永 清华大学当代国关研究院副院长:
我觉得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一些西方的媒体,他们过去一直居高临下,他们是往下俯视中国的。但是中国突然以他们一种不同的方式或者叫做发展模式,突然成长起来了,他们对中国不管是在模式的发展,还是在世界的市场、能源、资源各方面的获取方面,他们都会有一种很强的戒心。
我认为他们对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是对中国的发展模式他们看不透,再一个就是中国的未来吃不准,这就导致他们对中国发展有一种,可以说莫名的或者说没有根据的酸酸的心理,还有恐惧的心理。这样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成长的烦恼,我们自己也需要面对这个问题。中国人比过去有钱了,但是中国不仅要有自己的荷包很满,同时中国要有自己在国际上非常良好的道德形象。
第二,中国的国防力量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增强,这是完全是必要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国防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要在外交上进一步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国防力量增强的一些目的。当然尽管我们去说,可能有些国家还不相信,无论怎么样,我想人走得正立得直,我们就不怕有人在后面……
主持人:
指指点点。
刘江永:
直指我们的脊梁骨。所以这一点我想通过我们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历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今后我想事实还是最能有说服力的。
主持人:
刚刚刘先生提到,现在中国在崛起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些成长的烦恼,其实现在咱们能够去做好人,起码也说明了一点,咱们有这个实力做好人。这其实也是一件蛮值得我们高兴的事情,当然说怎么样能够在和平崛起的过程当中,在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时候,在参与国际舞台的时候,怎么样能够把事做的更加圆满?
洪琳: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首先相信我自己做的是对的,其次还用他能够理解的一种模式去做。这里面可能中国很多机构都要做这样的工作,包括媒体,整个社会。这一次我们也看到“两会”的过程中,很多代表都提出了一个公共外交的概念,就是整个社会从上到下可能都要有这种外交的意识,在和国外的民众交往的过程中,就是中国民众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那种非常健康、非常开放的一个心态,要让西方人、外国人也了解到这一点。这个时候如果说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够发
自内心把我们这个和平发展的理念传达出去……(开放式结尾)